">
1月15日,竹根灘鎮董灘村13組68歲的脫貧戶楊仁芝胸前一陣陣劇烈的疼痛,豆大的汗珠從額頭滾落……
竹根灘衛生院接到楊仁芝老伴求救電話后,立即組織醫生著手準備搶救措施,楊仁芝一到衛生院,免去繁雜的掛號、就診等流程,即刻實施心電圖檢查,結果顯示:急性廣泛前壁心肌梗塞,病情極危重。
值班醫生饒曉霞一邊為病人進行輸氧治療,一邊撥打市中心醫院急救電話,并將檢查資料通過“潛江心血管病診療平臺”上傳至市中心醫院。120急救車火速將楊仁芝送達市中心醫院心內科,并在其未辦理住院手續的情況下,緊急轉運至介入室進行治療。
從楊仁芝在董灘村發病,到竹根灘衛生院進行精確檢查,再轉院至市中心醫院經治療脫離危險,全過程不到90分鐘……這是我市醫療系統提質增效、工作作風有力改進的充分體現。
“不僅就醫快捷、高效,而且在脫貧后,照舊能享受健康扶貧的政策,不怕醫療費貴!”楊仁芝對醫護人員滿是感激,他告訴記者,這幾年在扶貧政策指引下,兒子媳婦實施轉移就業外出打工,自已和老伴參加了農村居民醫保,家里很快就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而且脫貧不脫政策,他們就醫照樣有保障、有依靠。
“我們的目標就是要充分利用現有醫療資源,打造貧困人口生命綠色通道,讓每一名貧困群眾不再看病難。”市衛生計生委黨組書記、主任黃其虎如是說。作為全市健康扶貧工作牽頭單位,市衛生計生委始終把扶貧責任扛在肩上,嚴格按照國家、省、市關于脫貧攻堅統一安排部署,全面落實“三個一批”行動計劃,做實大病集中救助、慢病簽約管理、重病兜底保障等工作,將市中心醫院、江漢油田總醫院等29家醫院作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定點醫療機構,實行“先診療,后付費”的結算模式,健康扶貧對象可享受免掛號費、免預約、專人導診的“一站式”服務,全市貧困人口“就醫難”狀況大為緩解。
為助力健康扶貧工作,今年4月,全市衛計系統全面開展以“樹一流標準、創一流業績、爭一流隊伍、做一流干部”為核心內容的作風建設年活動。通過“大學習、大調研、大整改、大評議、大落實”,廣大衛計干部職業榮譽感、使命感迅速提升,“怕、慢、假、庸、散”的作風頑疾越來越少,各項重點工作也全面競進提速。
2018年,圓滿完成“潛馬”“環中國自行車賽”醫療保障任務;組建233個家庭醫生簽約團隊為貧困對象提供簽約服務;順利通過全省“血吸蟲病傳播阻斷”考核驗收;完成農戶改廁37312座、農村公廁已完工139座、基本達到無害化排放……黃其虎表示,市衛計委必將以務實的態度、改革的精神、良好的作風,真抓實干,努力營造濃厚的干事創業、爭先進位氛圍,為加快“健康潛江”建設和各項衛生計生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為潛江奮力打造江漢平原振興發展高質量示范區作出衛計新貢獻。(記者 李理 通訊員 董俊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