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相信知識能改變命運,我一定要發憤努力學習,以優異的成績圓自己的大學夢,來報答幫助了我的你們?!?月13日,浩口鎮王田河村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王紅衛收到貧困學生李夢婷的短信,十分感動。
很多貧困戶由于經濟和認知水平的局限,容易陷入“越窮越不要教育,越不要教育越窮”的惡性循環中。扶貧必扶智,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貧開發的重要任務,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
“只有幫助貧困兒童更好地學習成長,教育扶貧才能真正扶到‘根’上。”王紅衛說,“教育扶貧”能讓貧困孩子掌握知識、改變命運、造福家庭,是最有效、最直接的精準扶貧辦法,該村有20名像李夢婷一樣的貧困學生享受到了教育扶貧政策。
在給予貧困孩子們物質關懷的同時,工作隊也關注著他們的身心健康,并深入學生家庭家訪,送去溫暖和關愛,指導家庭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該村不少年輕人都外出務工,留下很多留守兒童,作業無人輔導,學習有點跟不上。在得知這一情況后,每天放學后,王紅衛就成了“王老師”。他逐一檢查孩子們的作業,遇到問題,逐一輔導,孩子們也逐漸感受到知識的魅力和力量。
王田河村的情況只是我市教育扶貧的一個縮影。近日,記者從市教育局了解到,我市高度重視扶貧助學工作,每學期開學初,市教育局都組織各高中學校、義務段學校、中職學校的校長和負責學生資助管理工作的人員培訓。同時,將資助政策相關文件通過辦公平臺下發給相關學校,要求各校資助工作人員加強資助政策學習,與當地民政部門一起仔細核查精準扶貧對象,做到精準扶貧一個不落。
在確定各類資助資金發放對象的過程中,教育部門嚴格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按照學生申請、校內審核、校內公示、上報審核、發放資金的程序確定,實行學生資助“統一辦卡、集中發放、本人激活”的管理機制,并根據相關文件要求,為享受普高助學金、中職助學金和免學費的學生統一辦理銀行卡,將資助資金通過銀行直接撥付到學生賬戶,及時發放給學生。
據統計,2018年,我市現階段在教育部門備案貧困學生共7067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在校生共5885人。2018年春季學期至今,共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21047人次發放助學金2064.174萬元,教育扶貧政策覆蓋率達100%,基本實現了應助盡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