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志和在捏面人。受訪者供圖
中新網武漢1月19日(蘭艷)一個面團,經過搓、揉、剪、切、粘等技法,變成栩栩如生、精致小巧的藝術面人。記者18日見到“江城八怪”之一的高志和將面塑藝術帶進課堂,教授小學生捏面人。

高志和的面塑作品。受訪者供圖
今年66歲的高志和是武漢市面塑非遺傳承人,研習面塑技藝50載。早些年,他在長航集團武漢運輸公司工作,利用業余時間捏面人。退休后,他就專心提升自己的藝術造詣,并且走進社區和校園,教授老人、孩子等學習面塑藝術。

面塑作品。受訪者供圖
高志和自幼接觸面塑,了解面塑的發展史。“面塑藝術經過多年的改進,在制作材料上已經有很大變化。”高志和表示,早年間用面粉制作的面塑容易皴裂和發霉。為解決這一難題,他在面粉里加入甘油等添加劑。后來市場上又出現了橡皮泥、彩泥和黏土等面塑制作材料。“面塑的材料豐富了,藝術面人也更美觀了。”高志和說道。

面塑作品。受訪者供圖
在制作大型面塑時,高志和還是會選用面粉作為基本原料,再加入糯米粉作為粘合劑。他表示,要經過和面、蒸面、加丙烯顏料糅合等工序,才能捏出各種樣式的面人,并且確保面人不變形、不褪色。
高志和的面塑作品,包括古今人物、蟲魚鳥獸等。唐僧師徒、四大美女、十二生肖等都是他的創作題材。他利用數十種色彩的面團,刻畫各式面人的肖像、服飾、神態、動作等。
高志和面塑技藝精湛,多次到國外參加藝術展覽。2003年,他到法國參加中法文化年活動,現場為法國人展示面塑藝術。2005年,他前往韓國參加清州國際工藝雙年展工藝交流活動。2012年,他的面塑作品《福星》等參加在美國舊金山、紐約舉辦的中國武漢民間工藝作品展。“作為一個中國民間藝術家,能讓外國人關注和喜愛中國的傳統工藝,我感到很開心。”高志和說。
高志和表示,他將繼續精益求精、精雕細琢,將每一件面塑都做成精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