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融媒體1月20日訊 前不久國家發改委批復的武漢市城市軌道交通第四期建設規劃提出,要在武漢新建8條軌道交通,其中4條為地鐵項目,4條為市域快線項目——分別為7號線北延線、16號線、19號線和新港線項目。這也是市域快線的概念首次出現在武漢軌道交通規劃中。

溫州市域鐵路S1線 羅春曉攝
近日長江日報記者前往溫州提前體驗了溫州S1線,該線路是由在漢央企鐵四院設計,將于1月23日開通運營。全線建設歷時近6年,通車后將是國內首條真正意義上的采用城市軌道交通模式運營的市域鐵路,成為市域鐵路全國示范工程。
市域鐵路到底和地鐵、輕軌有哪些差別?市域鐵路可以和地鐵對接嗎?溫州S1線對武漢新規劃的4條市域快線有什么參考?為什么要修市域鐵路,哪些區域適合修?為此,長江日報記者采訪了鐵四院副總工程、溫州S1線項目經理周宇冠和溫州S1線總體設計負責人張波。
地鐵旅行速度約35公里左右,市域鐵路可快近一倍
鐵四院副總工程、溫州S1線項目經理周宇冠介紹,地鐵和輕軌主要在中心城區內通行,出行距離一般在50公里內;市域鐵路是為中心城與外圍城鎮組團之間提供快速、大容量、公交化服務的新型交通方式,出行距離一般在50至100公里左右;城際鐵路則是兩個或以上城市之間的鐵路。
2011年鐵四院在國內首次提出了介于地鐵和國鐵之間的“市域鐵路”概念,它吸納了軌道交通和高鐵的優點,市域動車組以高速動車組技術平臺為基礎,同時借鑒城市軌道交通成熟經驗,具備快速起停、持續高速、大載客量的特點。

市域鐵路(左)和高鐵(右)并行駛過 羅春曉攝
“國內像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所稱的市域鐵路,一般都是按地鐵模式設計的、或者是既有鐵路線路改造而來,溫州市域鐵路S1線則是全新的制式,有一套自己的標準體系。”周宇冠說,鐵四院聯合相關單位先后完成供電、通信、信號等20多項專題研究,參與編制了《市域鐵路設計規范》和《市域快軌交通技術規范》,每小時120至160公里的市域鐵路設計速度填補了國內軌道交通的空白。
從旅客直觀感受而言,跑相同的距離市域鐵路更快。長江日報記者從溫州惠民路坐到奧體中心站,一共5站16公里,用時16分鐘,相比武漢地鐵同等距離,大約要快10分鐘。
周宇冠解釋,這是因為地鐵采用直流供電方式,最高設計時速在80至100公里之間,但溫州市域線采用交流制式供電,最高時速可達120公里。“旅客感受到的實際旅行速度要比設計時速低很多,地鐵約在30到35公里左右,市域鐵路約在50至60公里之間。”
站間距上看,市域鐵路一般在3到5公里左右,地鐵則在1到2公里。“地鐵主要是方便中心城區的連接,因而站間距小、速度相對慢,但市域鐵路要連接郊區和中心城區,需要更快的通行速度。”
地鐵車輛寬3米,市域鐵路按動車標準寬3.3米
長江日報記者看到,溫州市域鐵路S1線列車外形與地鐵接近,但車廂內十分寬敞,座椅除了像地鐵那樣縱向排列,還有一排4個的橫向布局,感覺更加開闊。

市域鐵路內部呈橫縱排布局 記者王謙攝
“這種空間布局源于車體寬度達到了3.3米,與高速動車組相當,比當今最寬的A型地鐵車輛要寬0.3米。”周宇冠說,武漢輕軌1號線車身寬2.6米,2號線和4號線寬2.8米,其他線最寬的是3米。
市域鐵路車廂不僅比地鐵寬,每平方米設計載員密度也沒有地鐵高,因此乘坐體驗更舒服。溫州S1線采用的是4輛編組,最大載客量約900人,未來預留6輛編組可達1300多人。
“S1線將采用公交化、高密度運營模式,近期發車間隔是4分鐘,遠期信號升級后可實現2.5分鐘的發車間隔,以滿足客流量增長的運營需求。線路不設車次編號,不會接入國家鐵路網。”溫州S1線總體設計負責人張波說。

溫州S1線走向
據悉,溫州S1線全長約53.5公里,共設置20個車站(含預留3個),是溫州首條軌道交通線路,設計時速120公里,平均旅行時速50公里至60公里。它串聯起溫州南站、甌海中心區、中心城區、龍灣中心區、永強機場和靈昆半島等重要城市節點,成為構建未來溫州大都市核心區的快速聯系通道,可縮短旅途時間,緩解高峰時段交通壓力。目前溫州共規劃4條市域鐵路,總長301.3公里。
專家:市域線需換乘,就像正常的地鐵換乘一樣
武漢軌道交通第四期建設規劃提出,7號線北延線、16號線、19號線、新港線采用市域快線制式,列車最高運行時速160公里。
“從設計時速看,武漢的市域鐵路也將采用交流供電模式,只有這樣才能滿足設計時速目標,而溫州S1線作為我國首條交流供電公交化運營的市域鐵路,它的動車組、制式和運營模式對武漢的市域快線都有借鑒意義。”周宇冠說。

4條紫紅色線路為武漢市域快線
從第四期建設規劃圖上可以看到,武漢4條市域線都與現有軌道交通線路相連或相交,比如7號線北延線和7號線就在同一條線上,那市民是否還需要換乘?周宇冠解釋,由于市域鐵路和地鐵的車輛寬度、制式等方面存在不同,因此即使線路相連,市民也需要換乘,就像正常的地鐵換乘一樣。
至于市域鐵路是否可以和城際鐵路、高速鐵路對接相連,由于我國軌道交通和鐵路交通運營管理模式的不同,因此目前尚不能貫通運營。
市域鐵路是城市外擴結果,是軌道交通發展趨勢
武漢是先有地鐵再規劃市域鐵路,溫州則是先修市域鐵路再修地鐵,張波說,不同城市有不同的發展需求,但從城市發展經驗來看,建設快速軌道交通設施是提高公共運輸供給能力和效率,完善大城市立體交通系統的必然選擇。
溫州由于山水阻隔、土地稀少,城市空間布局也呈組團式、分散式、塊狀式。隨著城市范圍的擴大,外圍組團逐漸成為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設市域鐵路串聯城市組團,是城市化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軌道交通發展的趨勢之一。

溫州S1線 羅春曉攝
截至目前,武漢就已建成通車軌道交通達305公里,居全國第五。未來隨著武漢軌道交通建設的推進,武漢中心城區和新城區的聯系會越來越密切。(長江日報記者 王謙 通訊員劉新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