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優化環境護航民企發展
湖北日報訊(通訊員袁海成、黨時軒)“強化服務發展意識,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決踐行‘兩個維護’,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把凈化政治生態、營造良好政商環境、服務保障企業健康發展貫穿紀檢監察工作和執紀執法全過程、各方面……”1月29日,湖北省十堰市竹山縣紀檢監察機關舉行服務保障民營企業發展工作座談會,縣經信局、縣招商局和縣內17家規模以上企業負責人齊聚一堂,就紀檢監察機關如何服務保障民營企業發展謀良策。
今年初,竹山縣組織黨員干部、企業家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湖北省紀檢監察機關服務保障企業發展的十二條措施》《十堰市紀檢監察機關服務保障企業發展的十條措施》,并出臺硬措施保障民營企業健康發展。縣紀委監委迅速行動,出臺相關措施為企業持續健康發展保駕護航,要求紀檢監察干部立足職能定位,強化監督執紀問責和監督調查處置,落實紀檢監察強黨建、為人民、促發展的要求,積極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
該縣廣大企業家表示,將聚精會神辦企業、遵紀守法搞經營,努力把企業做強做優,爭做愛國敬業的典范、守法經營的典范、創業創新的典范和回報社會的典范,為竹山高質量發展作出新貢獻。
仙桃:春節黃金周再創新高
湖北日報訊(通訊員程良坤)居民消費,彰顯經濟實力、生活水平的平臺。春節因巨大的吸金功能被譽為“春節黃金周”。今年春節期間的仙桃,消費為經濟增長釋放澎湃動能,7天長假,僅銀泰仙商、富迪、武商、好鄰居、中百和沃爾瑪等19家商貿企業,共完成銷售額12953.7萬元,同比增長4.8%。為全市“開門紅”推出一副生動的“工筆畫”長卷。
春節消費,最直觀地展現各行各業深度融合發展和人民日常生活幸福指數提高。節日期間,全市重點商貿流通企業各顯神通,組織貨源,保障供應,糧、油、肉、菜、禽、蛋水果、水產、鹽、糖、豆、奶的生活必需品源源不斷滿足消費者價格適當、風味多樣、品質過硬的需求,進一步促進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費理念與消費方式的理性改變。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網上購物形成強勁勢頭、文體娛樂消費更趨火爆。據介紹,大眾餐飲明顯回暖的時候,外地消費流入仙桃和本地消費分流外地“相映生輝”,有利于推動第三產業質效、催生新的經濟增長點。
仙桃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稱,春節消費旺,是走高質量發展和外向型經濟建設的結果,優化經濟增長主引擎講給老百姓更多實惠。
廣水:創新合作社模式,企業用工與社員就業無縫對接
湖北日報訊(通訊員劉冬)“山上摘茶籽、種樹,基地里鋤草、培土,自從加入了村里勞務服務合作社后,基本上每天都有事做。”2月13日,廣水市長嶺鎮泉水村貧困戶劉明秀高興地說。
劉明秀老伴中風,臥床14年,兒女不在身邊,家里日常生計靠她一人維持。之前,劉明秀年紀較大,找工作困難。
去年9月,泉水村創新合作社模式,成立勞務服務合作社,引導想就業難就業的村民以勞動力入股合作社。合作社對村里企業用工需求進行摸底,統一安排社員從事點工、包工或承接項目,實現企業用工與社員就業“無縫對接”。此外,合作社根據企業用工要求,定期組織社員進行“訂單式培訓”,加強企業崗位要求和社員技能之間的匹配度。社員除務工得薪金外,還能按照參與工程的工分獲得合作社分紅。
泉水村第一書記郝旭東介紹,近年來,該村先后引進了傳奇園藝、禾禾苗木等5家規模種養企業入駐,企業用工需求旺盛,有時會招不到工,而部分村民想務工又沒有去處。成立勞務服務合作社能夠暢通資源信息渠道,緩解企業用工難題,讓村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
“每月2400元,一年下來,光工資就有兩萬多塊錢。”在該村傳奇園藝多肉植物種植基地務工的郭家芝說,她丈夫臥病在床,兩個孩子在上學,勞務合作社介紹她到傳奇園藝上班后,極大地減輕了家里負擔。“不光是村民得實惠,也方便了企業。”正在搬運多肉植物的基地負責人江雙紅接過話茬,“種植多肉植物分淡旺季,成立勞務服務合作社后,能減輕企業用工成本,同時旺季也不怕招不到人。”
目前,泉水村勞務服務合作社已吸收社員120余人,人均月收入達2000元以上。
恩施:尖刀班的“上九日”
“沈隊長,別忘記多帶兩把火鉗。”2月13日,剛過9點,恩施市崔家壩鎮南里渡村尖刀班班長、村黨支部書記李純斌就忙開了,檢查著“裝備”。
農歷正月初九,這天是“上九日”,天空飄著蒙蒙細雨,村尖刀班14名成員,走上318國道,撿拾垃圾,開始過著他們的“上九日”。
“春節期間車流、人流量大,公路沿線丟了很多垃圾,影響村容村貌。”一手提著垃圾袋,一手熟練地將散落路邊的垃圾夾起,李春斌和大家兵分兩路,對國道兩邊的垃圾進行“圍剿”。
這些年,南里渡村形成了以柑橘柚子為主的鮮果和富硒茶產業,2018年奧山集團成功簽約將打造水上運動公園,已經完成設計,今年將進入建設階段。
一個嶄新的美麗村莊在馬水河畔逐漸形成,境內7公里的318國道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也是大家精心呵護的“窗口”形象,村里對沿線住戶實行“五包”責任制,每周五還會組織全體尖刀班成員打掃318國道沿線。
“你們又來搞清潔啊,我家門前我自己搞。”剛到村民譚永波家門口,老譚就一邊打著招呼,一邊拿起掃帚加入到清潔隊伍中,“放心,我一定按照村里的要求,把自家門前搞得干干凈凈。”
路向遠方延伸,人越來越多,村民譚學甜、譚永興也加入了隊伍,大家相互打著招呼,道一聲“新年快樂”,打開了話匣子。
“李書記,聽說市里要重點開展村莊環境綜合整治,你說我們該怎么做?”譚學甜把一個塑料口袋撿起,問道。
“這個,村里已經研究了。”李純斌說,開年上班后,村黨支部將改變村容村貌納入重要日程,得到了尖刀班的回應,駐村的團州委、州鐵路辦、市電信公司紛紛響應。
他們的對話引起了大家的關注,紛紛參與進來。
“沿線沒有垃圾箱,這是一個問題。”村民譚永興提出。
“可以召開村民小組會議,確定幾個點,放垃圾箱或者建垃圾池……”州鐵路辦駐村尖刀班成員周道華說。
“資金可以們幫扶單位可以共同出……”
“我覺得,我們還要注意精神文明建設,通過‘五佳五好’評選,傳播正能量,傳承優良傳統,培育文明鄉風、家風、民風。”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團州委副書記沈浩然說出自己的想法。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紛紛出著主意,天空的蒙蒙細雨,打濕了頭發,都毫不在意。腳下,318國道伴著美麗的村莊,像一幅水墨畫,恬適靜謐……(湖北日報通訊員崔顯實)
(責任編輯:李艷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