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中的王喜運 記者白麗 攝
2月14日,武漢火車站地鐵站內,一位軍人出身的地鐵小哥,飛身攔住扶手電梯上掉落的行李箱,“火箭速度救人”的事跡經本報報道,連日來,新華社、人民日報、共青團中央官方微信公眾號、央視新聞紛紛轉發,“這一腳,太帥了”的新聞火遍全國。
“最帥一腳” 其實事后受傷了
“當時沒顧上,后來才發現,我的腿也血腫了。”18日,王喜運告訴記者,當天晚上,他的腿上也青腫起來。
14日中午1時許,武漢火車站車站東站廳到站臺手扶電梯上發生了“驚魂一幕”。當天,乘客孟女士左手拎著一個行李箱,右手挎著一個大包,安檢后,剛踏上手扶電梯,左手的行李箱不慎脫手,飛速滑落,而電梯末端處正站著一大一小的兩位乘客,小孩年紀不到4歲,對這一切渾然不知。
地鐵小哥王喜運一個箭步流星式的漂亮轉身,越過小女孩,飛身一腳穩穩擋住行李箱,整個過程用時僅2秒。
“本來準備抱走孩子的,但根本來不及了,只好貼著電梯側板越過孩子擋住行李箱。”王喜運回憶當時情景說,踢出那一腳時,由于落下的箱子慣性很大,自己一個踉蹌向后倒,正好右手緊握電梯扶手保持了自己沒倒地,才沒有撞倒別人。
曾是海軍,多次獲得技能標兵
這名走紅的小伙子王喜運,曾在海軍服役,擔任過對空導彈控制班班長。
在部隊里,王喜運每天除了日常的體能和專業技術訓練之外,還要不間斷地進行快速應急反應訓練。他說,在具備良好的專業技術基礎的同時,還要做到腦快、眼快、手快、心細,才能在關鍵時刻拿得出。服役期間,王喜運曾參加過多次遠海訓練和重大軍事演習等任務,多次獲評優秀士兵、技能標兵。
去年9月,退役的王喜運來到武漢地鐵運營公司工作,成為武漢火車站地鐵站的一名工作人員。
脫下海軍藍,穿上梅花紅,在面對自己全新的職業生涯時,王喜運說:“新的崗位有新的使命,走入地鐵站,我就是這里的新兵。”學習地鐵車站、行車相關專業知識,在服務乘客中做到不忘軍人本色,沖鋒在前——不管是乘客問路還是需要幫扶,只要能幫助到乘客,王喜運都是樂呵呵的,把在部隊上練就的“腦快、眼快、手快、心細”帶到了工作中。
王喜運“快速反應”的好身手感動了全國網友。網友“底進好”留言:“關鍵時刻還是軍人及退役軍人,人民子弟兵好樣的!”;“藍色海洋”稱贊為“最帥的秒踢”……17日,中宣部“學習強國”APP學習平臺也轉發報道,萬余人進行了點贊。
面對同事、家人、朋友和社會各界的點贊表揚,王喜運依然是展現軍人的風采:“這是每一名地鐵人應該做的,同時我也只是做了一件責任范圍內很小的事情,時刻不會忘記,我是一名退役軍人。”
記者白麗 通訊員曾斯 產啟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