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竊賊手持兇器頑固反抗,面對利刃,民警奮不顧身撲向犯罪嫌疑人。近日,武漢開發區(漢南區)警方破獲了一起盜竊案,“校園大盜”張某最終成功落入法網。
多間學生宿舍遭竊賊“光顧”
2018年12月24日,武漢開發區(漢南區)公安分局湖濱派出所受案室里站滿了人。當天上午,該所接到3次110報警,反映的都是同樣一件事,那就是有人溜進了轄區一所學校內的學生宿舍,并盜走了數個筆記本電腦、手機、錢包等財物,據初步統計,丟失財物涉案價值達2萬多元。
什么樣的人竟如此大膽居然肆意進入學生寢室盜竊。案發后,警方立即抽調骨干力量成立調查專班,全力偵辦此案。現場走訪中,民警發現,有10多間學生宿舍被竊賊“光顧”,從報案時間來看,竊賊是如何順利進入宿舍樓的呢?帶著諸多疑問,專班民警開展了緊鑼密鼓的調查取證工作。
犯罪嫌疑人喬裝打扮反偵查意識強
“這個人肯定不是第一次作案”根據種種跡象,刑偵民警劉小平、沈寧宇判斷嫌疑人作案手法比較嫻熟,應該屬于慣犯。為了證實判斷,民警調取了案發現場及周邊區域范圍內的大量視頻資料,并且通過反復走訪調查,從海量資料中篩查嫌疑人的身份信息。
從視頻中,民警發現嫌疑人身穿白色外套、頭戴棒球帽,面部也被口罩遮蓋。從外部特征上,民警很難看到其真實相貌。即使在攝像頭跟前,也很難捕捉到有價值的畫面,這給警方的偵破工作帶來不小困難。
海量視頻中鎖定嫌疑人影像
越是狡猾的嫌疑人,越容易露出蛛絲馬跡。劉小平和同事們甚至顧不上吃飯睡覺,從接到報案開始就馬不停蹄地搜索有力證據,視頻追查也是翻來覆去來回看,即使眼睛里滿是血絲也生怕錯過一絲線索。
案發時間多集中于早晨6點到8點之間,這段時間,學生們一般都是起床洗漱,到食堂就餐或是去往圖書館早讀,嫌疑人也就是掌握了學生作息規律來進行盜竊的。不出所料,民警通過排查作案時間,反復跟蹤軌跡比對,嫌疑人就是利用這段時間采取“濫竽充數”的方式,偽裝成在校學生,偷偷混進人群,巧妙地逃過了宿舍管理員的眼睛。
得手后,嫌疑人又會逃到哪里落腳,專班民警展開順勢追緝。然而,狡猾的犯罪嫌疑人竟然再一次玩起了障眼法。
從學校內的監控視頻分析,嫌疑人進入校園盜竊后就像人間蒸發一樣消失得無影無蹤。憑借著多年的辦案經驗,劉小平分析此人對校園環境十分熟悉,為了不被人發現,嫌疑人很有可能是通過“渾水摸魚”的方式逃出學校。于是,專班民警調取了學校主要出入口的車輛卡口資料,排查案發時間段進入校內的外來車輛。
心思再細膩也難逃民警的銳眼。民警發現嫌疑人作案后確實搭乘了一輛出租車逃離,恰巧避過了宿舍樓附近的視頻監控,從出租車內的監控來看,嫌疑人還特意選擇坐在了后排座的位置。當天上午9點多,嫌疑人搭乘出租車前往武漢市江夏區紙坊街,途徑某小區大門口時,嫌疑人乘坐的出租車似乎走走停停,隨后在一個居民小區附近停下,嫌疑人下車后走進了這個小區。
嫌疑人“演技爆棚”卻難逃民警法眼
為何這臺出租車會走走停停,劉小平判斷很有可能是嫌疑人在回避什么。本以為這樣的“演技”可以蒙騙過關,專班民警對這個詭計多端的竊賊早有對策,通過走訪詢問、調取該小區的相關視頻,嫌疑人果然沒有真正進入小區,而是從一個小側門溜了出去倉皇逃離。
和民警兜起了圈子,本想通過小伎倆擾亂警方的偵查思路,嫌疑人怎么也沒想到,他的一舉一動已被民警識破。面對這樣一個自以為是的嫌疑人,劉小平和同事們相反變得更加興奮起來,在看似斷了的線索鏈條前,劉小平反復揣摩、反復思考,與此同時,分局合成作戰中心通過大數據分析比對,全力深挖嫌疑人的藏身地點。
從嫌疑人的落腳點看,此人應該長期在江夏區一帶活動,他又是如何到了開發區的呢?帶著這個疑問,專班民警進行了逆向思維的調查,一條關鍵線索浮出水面。就在案發當天凌晨5時許,嫌疑人搭上了一輛出租車從江夏到開發區,民警立即找到了這名出租車司機,最終確定嫌疑人就租住在江夏區紙坊街一個名叫“齊心今城”的小區里。
持刀暴力拒捕
民警奮不顧身英勇負傷
2019年2月21日,嫌疑人出現在江夏區一個電玩城內,專班民警立即前往伺機展開抓捕行動。當天下午16時許,民警向正在玩電玩的嫌疑人表明身份卻遭到其暴力反抗,這時,嫌疑人的手中握著一把鋒利的彈簧跳刀,面對利刃,民警沒有絲毫猶豫,一個猛撲將嫌疑人扣倒在地,最終將其抓捕。抓捕過程中,參與行動的民警沈寧宇、輔警王曦多處軟組織受傷,輔警李小釘手背被嫌疑人的刀割傷。
負隅頑抗的嫌疑人到案后仍夢想著做最后的掙扎,民警劉小平告訴了其支付車費給出租車司機買煙的過程后,嫌疑人終于和盤托出,并對民警說:“你們太厲害了,你們掌握得太準確了!”在確鑿的證據事實面前,犯罪嫌疑人張某(男,29歲,江夏區人,無業)如實供述了自己的犯罪行為,經查,張某可以算得上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校園大盜”,曾有過6次盜竊前科,蹲過數次監獄的他還總結了許多反偵查的經驗,這一次卻還是被正義打敗。
目前,張某因涉嫌妨礙公務和盜竊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仍在進一步辦理中。
警方表示,將加強校園周邊安全治理,構建措施嚴密、科學有效的校園安全防控體系,依法嚴厲打擊涉校違法犯罪,對各類侵害師生人身財產安全的違法犯罪活動“零容忍”。
(湖北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 陳博 通訊員 謝威 責任編輯 田思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