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昨日,謝愛娥在北京領取“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榮譽證書和獎杯 當事人供圖

圖為2013年,謝愛娥在洪湖上劃船出診 本報資料圖片
楚天都市報記者陳倩通訊員沈芙宣
她搖槳涉水,風雨無阻,累計接診病人3萬多人次,24年來走過的水路可以繞地球兩圈。
3月6日,全國婦聯表彰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來自湖北洪湖的全國最美鄉村醫生、全國三八紅旗手謝愛娥,領取了“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榮譽證書和獎杯。這是全國婦聯授予女性的最高榮譽,也是2013年以來,湖北走出的第5位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
連線
“榮譽代表過去,繼續服務百姓”
昨晚7時許,剛剛回到北京駐地的謝愛娥接受了楚天都市報記者的連線采訪。她說,頒獎儀式隆重而簡短,持續了一個多小時。從領導手中接過獎杯和榮譽證書,她感到很激動,活動結束后還特意請旁邊的人幫忙拍了幾張照片,傳給家人一起分享這份榮譽。
領獎對謝愛娥來說不算陌生。此前,她曾獲全國勞動模范、全國衛生先進工作者、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最美鄉村醫生等榮譽,并當選為黨的十九大代表、中國婦女十二大代表,是全國婦聯執委會委員。而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的榮譽,讓她感到有更特殊的含義。“這是全國婦聯授予我們婦女的最高榮譽。”作為洪湖市濱湖辦事處濱斗湖村婦聯主席、洪湖市婦聯兼職副主席,謝愛娥說,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是榮譽更是責任,帶領更多的婦女奮斗新時代、爭當追夢人,這份使命責無旁貸。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新女性在新時代要有新作為。回去以后,她要把中央的精神傳達給家鄉的婦女,為姐妹們多做些實事。
這次來京,謝愛娥還參與了央視三八婦女節晚會的錄制。在錄制現場,她感受最深的是“熱愛”“力量”“堅持”等幾個關鍵詞。這些關鍵詞都是由各行各業的優秀婦女代表,通過藝術的形式加以演繹,讓她感受到了榜樣的力量。“各行各業的優秀女性很多,榮譽只能代表過去,將來我還是要做好本職工作,服務好社區百姓。”她說。
故事
搖槳24年搭起漁民“生命之舟”
從搖著木槳的“船醫”,到扎根基層的社區醫生,49歲的謝愛娥的行醫生涯,一直沒有離開過最基層的老百姓。
1992年,謝愛娥來到洪湖邊的船頭嘴村,在一艘大船上建起第一個衛生室。此后24年,她劃著小船風來雨往,竭盡全力守護村民的健康。她累計接診病人3萬多人次,出診走過的水路長達8萬公里,為湖區漁民搭起“生命之舟”。當地幾乎所有20歲以下的村民,都是在她的陪伴和呵護下來到人世。
2016年,國家全面實施退漁還湖、“漁民上岸”工程,謝愛娥也隨著漁民一起棄船上岸,成了一名社區醫生。為紓解漁民離湖上岸后的焦慮不安,她設了兩個“三八紅旗手”工作室,在做好本職工作之余,為村民們送培訓、找工作、調糾紛、講政策,給他們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和幫助。
在謝愛娥的奔走下,87名漁民順利被洪湖市威弘鞋業接收,13名婦女被悅兮半島旅游公司聘用;3名女大學生得到市婦聯“金鳳工程”助學資金,4名婦女得到了“兩癌救助資金”。昔日的水上人家,奔小康的道路越走越寬。
在北京期間,謝愛娥放不下心的還是家鄉的衛生室。每天她都會和留守的丈夫通電話,讓她欣慰的是,衛生室這幾天的運轉有條不紊。
專家
湖北有誕生好人的社會土壤
武漢大學社會學教授尚重生說,從吳天祥到謝愛娥,湖北近年來不斷涌現這樣的“荊楚楷模”,充分說明荊楚大地有誕生好人的社會土壤,向上向善的信念深深植根在湖北人的心中。
作為一名來自基層的鄉村醫生,謝愛娥的工作可能看起來比較微小和普通,但正是這樣的工作,能解決老百姓遇到的許多小病,緩解他們的燃眉之急。從整個社會的角度看,這也是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力量,為黨和政府分憂。
我國農村的經濟發展和基礎設施條件千差萬別,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在一些地方還比較突出,基層醫生待遇較低的現象也一直存在。正是以謝愛娥為代表的基層鄉村醫生不計個人得失的堅守,彌補了基層醫護力量短缺的不足,起到了解民愁、分國憂的作用。
鏈接;
湖北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名單(2013-2019)
王爭艷(2013),武漢市漢口醫院金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副主任醫師
秦開美(2015),潛江市浩口鎮第三小學教師
李凌超(2016),中國人民解放軍95377部隊副部隊長
周巍(2016),中船重工七〇一研究所研究員
謝愛娥(2019),洪湖市濱湖辦事處濱斗湖村村委委員,村婦聯主席,洪湖市婦聯兼職副主席
探訪謝愛娥下船后的工作一日 夫妻倆睡在衛生室隨時接診
湖區居民有了岸上的“生命之舟”

圖為3月3日,謝愛娥在衛生室與輸液的病人及家屬拉家常

圖為謝愛娥詢問病人身體情況

圖為謝愛娥在衛生室的廚房里做飯
楚天都市報記者陳倩通訊員沈芙宣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蕭顥
洪湖市濱湖辦事處船頭嘴衛生室——這是謝愛娥現在的工作場所。一排排整齊的樓房,門前不時駛過的電動車,這里看上去和別的社區沒什么兩樣,除墻上居民曬的干魚外,再看不到一點昔日水上人家的印記。
隨著2016年洪湖啟動漁民上岸工作,謝愛娥也從“船醫”成為了社區醫生。雖然不再需要劃船了,但她仍是上岸漁民最信賴的“謝大夫”。
3月3日,就在謝愛娥出發赴京領獎的前一天,楚天都市報記者專程趕赴洪湖,見證了她一天工作的點滴瞬間。
400多種藥劑搭配爛熟于心
3日上午10時許,記者來到船頭嘴衛生室時,謝愛娥正在配藥。配藥室的墻上,一張《400種中西藥注射劑臨床配用檢索表》占據了近一半面積,密密麻麻的各種藥劑和配比,看得人眼花繚亂。而謝愛娥只是偶爾看一看墻上的數據,大多數時候都是直接拿起藥瓶配藥。“畢竟當了20多年的醫生,許多藥劑的搭配比例早就記熟了。”她說。
老漁民吳廷志因為感冒正在輸液,他認識謝愛娥已有20多年。老吳還記得,2002年他叔叔犯上暈厥的毛病,半夜湖上起風船一搖晃,就容易發暈。湖心離陸地很遠,一發病就只能打電話通知謝愛娥。不管多晚他都會看到,謝愛娥駕駛的小筏子上,手電筒微弱的亮光從黑暗里一點點變得清晰。
現在,吳廷志和其他漁民一樣,上岸以后在洪湖市區買了房。他家離船頭嘴衛生室有好幾公里,不過有頭疼腦熱,他還是愿意騎著電動車來找謝愛娥。他說,其他地方開的藥,都沒有謝愛娥配的藥效果好,“這次感冒,打了一天針就感覺好多了,人也輕松許多。”
7歲男孩小宇澤也正在輸液,謝愛娥看看瓶里的藥液,又看了看他的臉,“已經好很多了。”小宇澤的奶奶說,頭一天晚上她給孫子洗澡時,發現孩子身上起了大片的紅疹子。她試了幾種辦法,比如往洗澡水里加鹽、用紅霉素軟膏涂,都不頂用,“謝醫生今天早上開的藥,打了一瓶真的見效了。”
謝愛娥摸摸小宇澤的臉笑著說,孩子這次是過敏。“聽說他喜歡在外面撿小玩具回來玩,帶細菌的東西可能是過敏源。”她告訴宇澤奶奶,“以后要把他帶回來的東西消毒后再給他玩,這樣過敏的概率會小一些。”
從湖上到社區繼續夫妻檔
從2017年10月來到船頭嘴衛生室以后,謝愛娥和周邊居民早已熟悉。她說,作為社區醫生,雖然接觸的大多是不太起眼的小毛病,但服務的是最廣大的老百姓,細心、負責任是對所有社區醫生的要求。
這兩年,謝愛娥獲得的榮譽不少,先后當選濱斗湖村婦聯主席、洪湖市婦聯兼職副主席、黨的十九大代表、全國婦女十二大代表。她希望的還是留在衛生室,為老百姓服務。
11時許,衛生室里來了幾位客人,小小的診室里也顯得熱鬧了不少。他們是來自鄰縣的《監利人》雜志社的,這次來是邀請謝愛娥從北京回來后去監利做客,和當地的婦女代表座談交流工作經驗。
送走監利的客人,謝愛娥換下白大褂,準備做午飯了。衛生室里有廚房,還布置了一間臥室,這是謝愛娥和丈夫何太瑜值班用的。夫妻倆就是衛生室的全部醫生。謝愛娥打開冰箱,拿出了頭一天吃剩的一碗魚、一盤腌菜。原來,頭一天婆婆從老家來看他們,但是因為要上班,謝愛娥就在衛生室里簡單做了幾個菜,中午的時候陪婆婆吃了飯。
晚上睡在衛生室隨時問診
給丈夫炒了一盤菜薹,又交代了兩句,謝愛娥就匆匆去了妹妹家。妹妹家就在她工作的船頭嘴社區,早就約了一起吃飯,但前幾天因為病人多走不開。這一次,謝愛娥一頓飯吃了不到半個小時,又迅速趕回了衛生室。
衛生室里,病人們三三兩兩,謝愛娥在開藥之外,對每個人都會叮囑幾句。對愛喝酒的爹爹,她勸他盡量少喝幾杯,身上疼的老毛病,盡早去市里的醫院做個全身體檢;對帶著孩子來的媽媽,謝愛娥會特意叮囑藥物對腸胃有刺激,一定不要讓孩子飯前吃,吃藥以后盡量多喝點開水……
謝愛娥說,漁民上岸以后,大多在附近工廠和水產養殖場找到了工作,白天的空閑時間少,到下午下班以后來看病的人多。“最多的時候,一天來看病的有30多人,三分之一都是以前的漁民。不光是注射室里躺滿了人,門診室里也都圍著,不少人都只能站著。”
衛生室的工作時間到晚上10時結束,雖然謝愛娥家離這里步行也只有幾分鐘,但他們晚上還是堅持睡在衛生室。“說不定什么時候,老百姓家里有急病需要開藥,一來敲門我們就能起來。”
謝愛娥去年剛添了孫子,所以臥室里還有一輛嬰兒車。天氣好的時候,兒媳會把孫子推到衛生室門口來曬太陽,不過她也只有偶爾有空的時候才能逗一逗。
從船上留只救生圈作紀念
衛生室里,還掛著謝愛娥的好幾張照片。她說,很多都是以前媒體報道時拍的,因為想裝點一下工作環境,于是就選了幾張比較喜歡的放大了掛起來。有幾張照片上的她,穿著白大褂,身后就是煙波浩渺的洪湖。她最喜歡的一張是中央電視臺記者拍攝的:夕陽西下,她搖著雙槳,小船被落日余暉塑成一道黑色的剪影,還帶著金色的光暈。
謝愛娥說,以前衛生室就在一艘大船上,出診時遠的地方坐汽艇,近的地方劃筏子。現在漁民上岸了,船只也統一收集,等候處理。她留下的唯一和船相關的物件,是以前船上的一只救生圈,她偶爾看一看,也算是對20多年“船醫”生活的紀念,家里如果有小孩想去游泳也可以用上。
如今,衛生室里看不到船了。謝愛娥目前的交通工具是一輛電動車,不過作為社區醫生,她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門診室里。
出發去北京領獎前,謝愛娥還在門診室里錄了一段視頻,交給湖北省婦聯。3月5日,記者在全省各界婦女紀念三八國際婦女節109周年大會上看到了這段視頻。她穿著白大褂,還是熟悉的洪湖口音,向全省婦女致以節日的問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