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消防檢查
圖為:使用柴火灶
楚天都市報記者程曲通訊員武消宣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佘影
巴黎圣母院火災,再次敲響了保護重點文物的警鐘。近日,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印發(fā)通知,對全國33家博物館和文物建筑重大火災隱患單位掛牌督辦,其中有武漢的古德寺。古德寺有哪些消防安全隱患?下一步將如何整改?昨日,楚天都市報記者跟隨武漢消防救援支隊、江岸區(qū)消防大隊來到古德寺,現(xiàn)場采訪了消防部門和寺廟負責人。
傳奇寺廟存多處消防隱患
古德寺,位于武漢市江岸區(qū)黃浦路上滑坡74號,該寺建于清光緒三年(1877年)。2013年,古德寺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德寺與歸元寺、寶通寺、蓮溪寺并稱武漢四大佛教叢林,大量游客慕名而來。
根據(jù)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通報,古德寺主要存在五點消防隱患。隱患一是“無室外消火栓”,記者現(xiàn)場看到,寺院內多處消火栓未通水。隱患二是“圓通寶殿未設置室內消火栓”,圓通寶殿是寺廟的核心建筑,只配備了10余具滅火器。隱患三是“消防水泵、消防水池設置不符合要求”,記者看到只有一處荷花池和消防泵,沒有消防水泵房和消防水池。隱患四“部分建筑采用彩鋼板違章搭建”,指的是臨時搭建的供香客使用的齋堂,其頂棚違規(guī)采用聚乙烯泡沫彩鋼板,屬易燃可燃材料,國家相關部委明令禁止使用。隱患五是“五層綜合樓未設置自動滅火系統(tǒng)和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指的是未設置噴淋和煙感報警系統(tǒng)。
整改工作涉及多個部門
除了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通報的五點隱患之外,“生柴火做飯”的問題也引人關注。江岸區(qū)消防大隊指出,寺院齋堂的操作間使用木柴生火做飯,木柴堆垛存放點位于架空電氣線路下方,這也是一處安全隱患。
古德寺工作人員介紹,寺廟十分重視消防安全,但如何整改這些隱患并不簡單,比如室外消火栓沒有通水,今年3月份積極整改動工修建了室外消火栓以及管網,由于歷史原因沒有土地規(guī)劃相關手續(xù),連接到市政管網需要一定的施工周期;再比如“圓通寶殿未設置室內消火栓”問題,圓通寶殿作為全國重點文物,由于歷史原因沒有室內消火栓,現(xiàn)在如何動工設置室內消火栓需要整體規(guī)劃,既要確保文物安全,又能兼顧消防安全。
寺廟方表示,十分感謝政府部門一直以來的關心和幫助,希望政府多部門協(xié)調,核準一個整體規(guī)劃方案,徹底解決古德寺的消防安全隱患。
已拿出初步整改方案
4月18日,江岸區(qū)區(qū)長張忠軍帶隊調研古德寺隱患整改工作,要求街道與各相關部門主動承擔責任,形成工作合力,江岸區(qū)政府會給予全力支持。
目前,江岸區(qū)消防大隊已拿出初步整改方案,計劃由民宗部門牽頭督辦,制定整改方案;應急部門對古德寺的其他安全隱患進行全面排查;應急、民宗、文物、消防等部門聯(lián)合審定整改方案,全程提供服務和監(jiān)督;街道辦具體協(xié)調落實市政消火栓接入通水工作、天然氣管道的接入工作、食堂頂棚彩鋼板的更換工作、電氣線路改造等工作,確保整改工作順利完成。
武漢消防救援支隊支隊長鄭西表示,古德寺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武漢消防將聯(lián)合各部門做好服務和監(jiān)管,保護好重點文物。并以此次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掛牌督辦重大火災隱患單位為契機,聯(lián)合市公安局在全市范圍內對文化單位和文物建筑展開一次全面清查,全力消除隱患。
Copyright ? 2001-2018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yè)執(zhí)照 - 增值電信業(yè)務許可證 - 互聯(lián)網出版機構 - 網絡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 - 廣播電視節(jié)目許可證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