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訊(記者陶常寧 通訊員嚴天凱 付郁)4月19日凌晨,雨水趁人們熟睡之際降臨武漢。20日迎來谷雨節氣,未來三天,武漢多降水。
4月19日凌晨2時-3時,武漢下了9.2毫米的雨,好在白天天氣晴朗。早晨最低氣溫為19.2℃,截至16時最高氣溫上升到了28.0℃,由于天空有云這床“大棉被”,所以早晚溫差較小。
4月20日迎來谷雨節氣,所謂“雨生百谷,故曰谷雨”,表示降雨的強度增大了,這也是春季的最后一個節氣。“谷雨,谷得雨而生”,因此人們對于此時的雨水非常珍視。
武漢市氣象臺預計,20日-22日,高空多波動東移,武漢市多降水過程發生。武漢周六多云到陰天為主,午后局部陣雨;周日,陰天有小到中雨;下周一,多云轉小雨。氣溫方面,高溫略有下降,低溫維持在17℃~18℃。
湖北省內,20日、21日白天受高空低槽東移影響,將有一次降水過程。20日鄂西南陰天有小雨,江漢平原南部和鄂東南地區陰天,局部有陣雨,其他地區以多云到陰天的天氣為主,氣溫小幅滑落。21日,鄂西南有小雨,其他地區則會由小雨轉為陰天,大部分地區高溫將下降至23℃~26℃。
武漢未來三天具體預報:20日白天:多云到陰天,午后局部陣雨,18℃~29℃,偏北風3到4級;20日晚上到21日白天:陰天有小到中雨,18℃~25℃,偏北風3到4級;21日晚上到22日白天:多云轉小雨,17℃~26℃,偏北風2到3級。
谷雨節氣知多少:傳說與倉頡有關 意味暮春到來
谷雨,是傳統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六個節氣,也是春季最后一個節氣。在一些傳說中,還認為它的起源于倉頡有關。此外,在谷雨到來時,還有“走谷雨”、洗浴以消災避禍、摘茶等一系列有趣的習俗。這些習俗,你了解多少?
為啥叫“谷雨”
中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最初是依據農事活動需要制定的,每個節氣都有一個特點鮮明的名字,如立春、夏至等均是如此。谷雨節氣到來,寒潮基本結束,氣溫迅速升高。
《群芳譜》:“谷雨,谷得雨而生也?!惫扔昵昂?,降雨量增加,有利于農作物播種生長。
從天文學角度來說,古人確定每年4月19日到21日太陽到達黃經30°時為谷雨。此刻,田中秧苗初插,許多作物也是新近播種,需要雨水滋潤,所以民間還有“春雨貴如油”的說法。
由于氣溫進一步升高,許多地方鮮花吐蕊,大樹生出新枝,煥發勃勃生機的植物告訴人們,已經時至暮春。在南方一些地區,甚至可能會有“炎熱”的感覺。
由來與倉頡有關?
關于谷雨的來歷,還有一些比較有趣的傳說。據古籍《淮南子》記載,谷雨的由來與倉頡有關。
傳說,在四千多年前,軒轅黃帝需要一位才能出眾的史官,倉頡便走馬上任了。他以結繩記事,把各項事務記錄的十分清楚,頗受黃帝賞識。
但后來社會進步了,結繩記事漸漸地不再能夠完全滿足需求,倉頡十分發愁。有一次,他恰好跟著一個獵人外出狩獵,獵人指著地上的各種野獸的蹤跡向倉頡講解,如何據此判斷野獸的去向。
受到啟發的倉頡依類象形,終于創造出文字。當時天下正遭受災荒,倉頡造字感動了上天,就下了一場特殊的“雨”,落下數不清的谷米糧食,后人就把這一天叫做“谷雨”。

資料圖:丙申谷雨祭祀倉圣典禮。中新社記者 任海霞 攝
倉頡去世后,被人們安葬在他的家鄉。每逢谷雨,當地會舉行拜倉頡的廟會以示紀念,會期長達十天,既然隆重莊嚴的祭祀儀式,也有扭秧歌、耍灶火等表演,熱鬧非凡。
摘茶、走谷雨……這些習俗了解一下?
谷雨時節,除了有紀念倉頡的習俗外,在一些地方,人們將谷雨的河水稱為“桃花水”,認為如果用這個時候的河水洗浴,可以起到消災避禍的作用。
古時還有“走谷雨”的風俗,此時,青年婦女要走村串親,或者干脆到郊外閑庭信步走一圈。在民俗專家看來,這個習俗的用意之一,在于希望大家能夠多親近自然,擁有健康的身體。
另外,人們樂于在谷雨時上山采一些新茶,然后泡水飲用。傳說這樣的茶水有清火、辟邪、明目等功效。
谷雨時節,由于氣溫不斷攀升,海水逐漸回暖。許多魚類開始游到淺海區域,所以,這是下海捕魚的好機會。為了出海順利,漁民們會在谷雨時祭海,祈求好運氣。
節氣養生小常識
古人以五行對應五臟六腑等,認為春季肝木旺盛,脾則相對衰弱。但在谷雨的15天中,脾處于相對比較旺盛的時期,胃也會隨之強健起來,所以,正是補身體的好時機。
其中,香椿屬于北方比較應季的食物。谷雨前后是香椿上市的時節,這時的香椿鮮嫩爽口,營養價值較高,留下了有“雨前香椿嫩如絲”的說法,適當使用,可以提高身體免疫力,還有健胃、理氣的功效。
但需要注意的是,谷雨前后,正是桃李盛開,楊絮、柳絮漫天飛舞的時候,外出宜戴口罩,防止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等等。
在節氣養生之外,民俗學專家王娟表示,谷雨主要是一個節氣,并不是節日,與其相關的一些習俗都比較“日常生活化”,而且極具地方色彩,并沒有普遍性。(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