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記者羅毅圖/記者呂世銀
本報訊昨日上午,2017—2018年度“爭當文明使者,我為十堰代言”總結會在十堰日報傳媒集團四樓會議室舉行,應銘等10人被授予年度“十堰市文明使者”榮譽稱號。
為激發全民共創的熱情,2017年5月,市創文辦、市文明辦和十堰日報傳媒集團聯合開展“爭當文明使者,我為十堰代言”大型文明傳播公益活動,吸引了千余市民參與,形成了人人參與、全城互動的濃厚氛圍。十堰晚報、秦楚網開設專欄,目前累計刊登“爭當文明使者,我為十堰代言”人物專訪300多篇。
今年12月初,市創文辦、市文明辦和十堰日報傳媒集團組織開展“為文明使者點贊”活動,集中展示300多名“文明使者”風采,并從中評選10名典型人物。評選活動分網友點贊(網民評議)、專家評審和頒獎三個步驟進行。據了解,12月5日—12月12日,近15萬人次通過秦楚網微信和云上十堰客戶端為自己支持的“文明使者”點贊。點贊活動結束后,前30名“文明使者”進入專家評審環節。12月18日下午,由市創文辦、市文明辦和媒體代表組成的評審團對30名候選人員進行評審,最終確定10名年度“文明使者”名單。
在昨日上午舉行的2017—2018年度“爭當文明使者,我為十堰代言”活動總結會上,應銘等10人獲年度“十堰市文明使者”稱號。領取證書后,應銘、趙俊榮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分享了自己在創文工作中的體會。
據了解,“爭當文明使者,我為十堰代言”大型文明傳播公益活動已成為激發全民共創文明城市的有效載體。近年來,我市扎實開展文明素質教育,深入推進文明行業、文明單位、文明村鎮、文明社區等各類創建活動,市民在濃厚的創建氛圍中接受教育、洗禮,如今的十堰不僅具備了以環境為標志的“外在美”,而且擁有了以文明為內涵的“內在美”。
應銘:
以身作則為創文貢獻力量
東岳公安分局紅衛消防大隊班長
年僅22歲的應銘已是一名有著5年工作經驗的消防員。因業務技能扎實和工作作風良好,他曾在2013年和2014年連續兩年被評為“優秀消防員”。應銘說:“自從十堰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以來,市民的素質普遍得到提高,道路上的車輛會主動禮讓行人。讓人覺得很溫暖。”在應銘看來,出警救援是消防員與死神的較量,文明的程度在一定意義上也決定了生命的長度。在日常生活中,應銘自覺遵守交通規則,時刻規范言行舉止,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貢獻自己的力量。
李云:
做文明的踐行者和傳播者
十堰市佳裕駕校教練員
44歲的李云此前還做過鄉村教師和出租車司機。不論在哪個崗位,李云始終用一顆誠摯的心和飽滿的熱情,努力踐行著一個文明十堰人的優良作風。身為教練員的李云肩負的不僅僅是責任,更多的是使命。2017年冬天,連續幾天的大雪致路面濕滑,一名學員的孩子感冒發燒,在路邊打不到車,便給李云打電話幫忙。李云二話不說,趕緊過去將母子二人平安送往醫院。李云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她將一如既往地做一名合格的文明使者,踐行文明,傳播文明。
何洪華:
投身公益為城市文明添彩
十堰昌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
1979年,20歲出頭的何洪華只身一人來到丹江口市打工,日子雖然很艱難,但得到了很多好心人的幫助。經過幾年的努力,何洪華開始帶領團隊承包小工程,修電站、架設電線……逐漸將業務越做越大。富起來的何洪華沒有忘記那些需要幫助的人。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后,何洪華號召公司員工和家人為災區捐款10余萬元;2011年,丹江口市浪河鎮一位花季少女不幸患癌,何洪華主動為她募捐1萬余元愛心款;每到高考季,何洪華都會主動資助一批品學兼優的貧困學子,目前,他資助的貧困學子已有百余人。
肖勝波:
凝聚愛心點燃生命的希望
十堰市中心血站副主任護師
5年來,肖勝波扎根采血一線,儲備鮮血,點燃患者生命延續的希望。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肖勝波和同事們都是在采血車上度過。群眾對獻血的認識不足,為此,肖勝波以身宣教,帶頭獻血,累計獻血近5000毫升,用實際行動感動了一個又一個熱心市民自愿獻血,親友同學個個成為了“獻血勇士”。“多一個人參與無償獻血,便多一個生命的延續。”肖勝波用行動踐行挽救生命的大愛信念,讓無數病患家庭重新燃起希望。
李爽:盡職盡責傳播文明消費理念
十堰市工商局消保科科員
李爽是一名創文工作志愿者,除了進社區宣傳創文知識、進行文明交通勸導、利用業余時間打掃衛生死角,她還常常努力尋找創文與自身工作的契合點。面對每一位前來辦事的市民,她都會熱情接待、微笑服務。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李爽始終踐行文明消費理念,約束自己、帶動他人、積極宣傳、盡力推動,將推廣文明消費方式作為自己的責任擔當,置身其中的李爽,就像一位傳播文明消費理念的使者。
王啟秀:
爭做文明人共創文明城
十堰市城市公交集團公司調度員
王啟秀于1988年進入市城市公交集團公司工作。從售票員、稽查員、駕駛員到公交線路調度員,一路走來,她對乘客的需求有著深刻的理解。“讓乘客走得了、走得好、走得安全,是我們的責任和使命。”每天凌晨,她第一個到調度室,為一線駕駛員營造溫馨舒適的工作環境。晚上,她要等最后一班車準時發車才能回家,而發車前的那一句話20年也沒有變:“天黑了,要注意路邊的行人,要控制車速,要保證乘客安全!”如今,“婆婆嘴的秀秀”成為線路駕駛員對王啟秀的昵稱。
楊波:
規范執法將文明付諸實踐
鄖陽區譚山鎮派出所所長
去年4月,楊波走訪群眾時,了解到轄區有一名流浪的“啞巴”男子。楊波找了一個多小時,最后在一居民樓樓道內發現了該男子。經過耐心溝通,“啞巴”說出一個名字:宋某某。楊波趕緊查詢比對,確認這名流浪男子是河南省鄧州市人。楊波與宋某某的父親聯系得知,宋某某患有精神疾病,已走失多日。楊波說:“公安民警要以服務人民的心態去開展工作。我將繼續從自身做起,將堅持文明規范執法付諸實踐,不負頭頂警徽與百姓期盼。”
伍丹花:
竭盡全力為城市文明加油
十堰市建設工程管理處高級工程師
在伍丹花看來,房屋質量的好壞,關系到千千萬萬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自十堰創文以來,伍丹花和同事每天堅守在工地現場,幫助和指導施工企業做好創建工作。在她的督辦下,城區建筑工地圍墻(擋)印有公益廣告彩繪圖案300余幅,面積達6000余平方米,涉及90個建筑工地,用行動詮釋了“我為創文做貢獻”的精神。伍丹花表示,她愿盡自己所能,為城市文明加油。
楊運辰:
細致服務擦亮城市文明窗口
十堰市公共就業服務中心科員
近30歲的殘疾人李華沒有固定工作,他一次次來到招聘大廳,最終都是失望而歸。有一天,他來到楊運辰的窗口,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向楊運辰求助。得知情況后,楊運辰放下手上的工作,幫他聯系相關單位,最后終于聯系到一個合適崗位。楊運辰說,窗口工作代表著城市形象,他將通過細致入微的服務,讓來辦事的人感受到溫暖,體驗到文明。
趙榮俊:
放棄周末休息宣傳創文
張灣區車城路街辦網格員
自十堰創文以來,趙榮俊放棄每周末的休息時間,挨家挨戶敲門開展“地毯式”入戶宣傳,確保戶戶走到、單單到人。此外,她還每天堅持到包點小區巡查衛生情況。趙榮俊認為,社區是城市的基礎,沒有文明社區就沒有文明城市,創建文明城市也是加強文明社區建設的過程。她希望在每天平凡的工作中做文明風尚的表率者,做服務群眾的帶頭人,為創文工作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