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造前的寺包巷小區。

改造后的寺包巷小區。
車城路街辦車城西路社區寺包巷小區是我市典型的“三無”小區,道路破損、墻漆脫落、基礎設施不足等問題一直是居民頭疼的問題。自創文以來,車城西路社區對該小區進行了綜合改造,改造后的寺包巷小區面貌煥然一新,居民滿意度極大提升。
4日上午,記者在寺包巷小區看到,清一色的墻面、干凈平整的道路以及古色古香的休息亭顯得格外漂亮。“這里以前是露天污水渠,經常有污水流到路面,改造后,污水通過地下管網排出,保障了居民正常出行。”車城西路社區網格員王越指著一處排水渠說。
“出行更加方便了,也有地方可以休息了。”小區居民雷女士笑著告訴記者,小區居住的大多是退休職工,以前小區道路坑洼不平,也沒有地方可以休息,現在小區各方面條件得到很大改善,他們閑暇之余在休息亭打打牌、聊聊天,生活十分愜意。
據了解,寺包巷小區始建于上世紀70年代,共有居民600余戶,由于小區建設年代較早,道路破損、墻漆脫落、基礎設施不足等問題日益突出。車城西路社區居委會將其當成頭等大事,先后對寺包巷小區等居民反映強烈的地方進行了綜合改造。
(十堰晚報 文、圖/記者 徐國文 通訊員 賀富虎 張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