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楚網訊 文/記者 葉楚榕 圖/記者 呂世銀
9日,冒著紛飛的大雪,央視社會與法頻道打造的——中國首檔大型普法喜劇類節目暨“CCTV12首屆法治春晚”《普法歡樂頌》攝制組在四方山廣場進行主會場現場錄制。該節目總時長90分鐘,制作完成后,將于春節期間在央視播出。此次普法行活動,旨在進一步提升社區居民法治意識,擴大創城法治宣傳教育的普及范圍;倡導人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打造歡樂普法品牌,傳遞法治中國精神,共建和諧美好生活社區。
相聲演員牛群“客串”主持人
中午12時30分,記者在錄制現場看到,雖然天空雪花飛舞,但座無虛席,百余位觀眾熱情高漲。各機位嚴陣以待,化妝室內各位演員正精心化妝,為即將開始的錄制做各項準備。
下午1點,錄制正式開始。奇志、陳小鋒聯袂表演的小品《這是我的座位》拉開了節目的序幕!隨后,4位主持人上臺開場,分別是央視主持人王筱磊、曹煊一,著名相聲演員牛群以及十堰廣播電視臺主持人梅梅。
許久未與觀眾見面的牛群激動地說:“來到十堰,我感到這個城市特別美,特別有魅力!”他祝愿十堰父老鄉親在新的一年平平安安、順順利利、十全十美。錄制現場,30名舞蹈演員以及我市民俗表演團體表演的湖北特色鳳凰燈、舞龍、舞獅、威風鑼鼓大型歌舞中正式開始。節目不僅有小品、相聲,還有歌曲湖北大鼓、舞蹈等節目。
主題為歡樂普法,歌頌祖國,通過打造換了普法品牌,傳遞法治中國精神《普法歡樂頌》節目,集中反映了當下社會高鐵占座、鄰里和諧、守法經營以及脫貧致富等焦點、熱點話題。錄制現場還邀請了10位文明司機代表、10位優秀人民調解員代表、10名脫貧工作隊代表,講述各自崗位背后的感人故事。
“第一次近距離看到牛群、奇志等著名相聲演員,特別激動。”楊先生表示,很高興節目組能來十堰錄制,春節期間他會守在電視機前觀看節目。
攝制組進社區下工廠

《普法歡樂頌》在十堰拍攝共分3個會場進行錄制。除了9日當天在四方山主會場錄制外,此前節目組已在我市完成兩個分會場的錄制:普法進社區(張灣區陽光社區)、普法進工廠(十堰凸凹模具公司)。
4日上午,欄目組走進我市陽光棲谷小區,拍攝普法小品節目《應老太太的鼻子》。現場,全國著名曲藝家應寧反串老太太,演繹由陽光社區真實調解案例改編的小品《應老太太的鼻子》。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由于物業公司辦公室玻璃門擦得太亮,老太太不小心撞了鼻子,后來由于治療費用與物業公司發生分歧,進而產生誤會和糾紛。節目中,相聲演員王磊化身人民調解員,對這起誤會進行悉心調節,最終矛盾得以化解。 時長10分鐘的這段小品,將在春節期間登陸央視,與全國觀眾見面。
當天下午,欄目組又來到位于張灣區的凸凹模具公司,拍攝小品節目《老實人》。著名小品演員劉釗和孫超在現場,精彩互動,傾心投入表演。該節目由十堰某企業誠信經營的故事改編,意在表現誠信品質的可貴,寓教于樂,倡導社會涌現更多的“老實人”。
兩個分會場錄制的節目加上在四方山主會場的錄制,總時長90分鐘,將于春節期間在央視播出。
《普法歡樂頌》緣何選擇十堰?

十堰是《普法歡樂頌》全國普法行活動的第一站。那么,央視編導為何將鏡頭聚焦在十堰呢?
“十堰是著名的汽車城,又是北方人民的‘大水缸’!更重要的是,十堰正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我們這個節目不僅是文藝普法宣傳,還助力于推進城市的文明進步。”9日晚,央視主任人王筱磊接受秦楚網記者采訪時說,十堰著力營造濃厚的法治氛圍與和諧的社會氛圍,開展的普法宣傳活動形式多樣,脫貧攻堅等各項工作均走在全國前列。王筱磊說,十堰涌現出了很多可歌可泣的好人好事,在《魅力中國城》節目中有著出色的表現和影響。“種種契機,節目組經過反復策劃、深思熟慮,最終選擇了十堰。”
據了解,我市以“小手拉大手 學法共進步”為主題,在市直41所中小學校開展“送法進校園”創文法治宣傳活動,通過組織律師進校園開展法治講座、發放《“七五”普法青少年讀本》,開展了“模擬法庭”活動;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們自編自導,模擬角色扮演,在情境體驗、實踐探究中上了一堂鮮活的“模擬法庭”法治教育課,為我市營造了良好的法治環境。
我市法律援助中心堅持為困難群眾和農民工提供無償法律援助,經過11年發展,目前已與全國45個城市簽訂協議為十堰外出務工人員提供異地維權,形成了“全國法援是一家”的局面。目前,全省僅有十堰和武漢成為全國城際間法律援助工作交流協作成員城市。
不僅是普法宣傳、法律援助工作有聲有色,還涌現了一批優秀的法律工作者、優秀律師。其中,我市優秀青年律師劉暢,多次走進央視社會與法頻道《法律講堂》欄目,擴大了十堰普法宣傳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