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6號晚6點左右,江蘇省蘇州市一家溫泉汗蒸館內發生驚險一幕。一名3歲女童跟家人一起洗浴時,小腳丫不慎被浴池出水口吸進管道內。家人無奈之下求助消防。

消防員趕到現場發現,女童膝蓋以下,全部陷入直徑約5公分的浴池出水管中,因為長時間被卡右腳已腫脹。因被卡位置較深,消防員決定立即砸開地面營救。

由于浴池地面硬度較大,而且埋有大量鋼筋,破拆難度很大,好不容易才把卡住腿部的水管鋸斷,然后將女童轉移到安全地點。隨后,消防員又利用鋸子、老虎鉗等工具,破拆卡在腿上的水管。

經過約2小時的緊張救援,女童腿上的水管大部分被取下。但這時女童腳部腫脹嚴重,父母要求先放棄取管,馬上送往醫院急救。
但是來到醫院后,醫生表示必須先把水管取下,才能進行救治,家人只好再次求助消防。消防員來到醫院急診室,用小型切割機破拆,10分鐘后把剩余的水管全部取下。

女童父親稱,汗蒸館內有個游泳池,它的排水管沒有任何防護裝置,在向下排水時有吸力,孩子在里邊玩,腳突然就被吸下去了,下邊是個拐彎的彎頭把整個腳踝卡在彎頭里。
所幸,經過醫生治療,女童被卡部位已無大礙。家人表示,待女童出院后,他們將向浴池經營方維權。
泳池排水口的吸力有多大?
目前常見的泳池水循環模式有兩種:順循壞和逆循環。
順循壞模式:是指泳池的排水口在底部,經過紗缸過濾之后,再通過池壁或者底部的進水口進行補給,以此形成的一個正方向循環。

逆循環模式:泳池循環水經設在池底的進水口或進水槽送入池內,再經設在池壁外側的溢流回水槽取回,進行處理后再送回池內繼續使用的循環方式。

一些非比賽型的游樂場所或建成年頭較長的場館內,大多采用的水循環模式為順循環,也就是說泳池的排水口在池底,經過砂缸過濾后,再通過池壁或者底部的進水口進行補給,以此形成一個正方向循環,水流如此一進一出,勢必在排水口處就會形成一定的吸力。
如果一個采用順循環模式的泳池,只有一個排水口,且管徑較粗,在沒有安裝防護網且忽略水泵吸力的情況下,這就是一個典型的“黑洞”,水自然流下時的吸力也有幾十公斤,如果此時開啟水泵,排水口的吸力可能是這個力量的四五倍。
商家提供娛樂設備,理應進行安全檢測,可這游泳池里沒有任何防護裝置,所幸女童沒有性命危險,不論家長還是商家,都要對安全問題提高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