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彭曉華、朱青、肖瑤)沿麻竹高速下關廟口,一條5米寬的瀝青公路指引八方來客前往廣水市關廟鎮肖店村。
到達村口,刻有“人文蕭店”的門牌傲然挺立,“綠樹村邊合,流水滌人心”的靜謐景象躍然心間。
寬闊又平坦的通村公路、吐露新綠的景觀樹木、成排矗立的太陽能路燈、一應俱全的健身器材,臨水而建的休閑長廊、碧波微漾的當家塘堰……這些盡收眼底的新面貌,處處彰顯著肖店村美麗鄉村建設的累累碩果。
村里變樣了
男人們健身、下棋,女人們看風景、拉家常,小孩子嬉笑奔跑……3月24日,正值周末,肖店村文化廣場上熱鬧非凡,黃發垂髫各得其樂。
“這么好的環境,這么好的條件,誰還愿意整天呆在家里?”該村67歲的村民肖啟東笑容可掬地說,村里新建了3個這樣的文化廣場,還新修了通村公路,沿路栽種了景觀樹,安裝了太陽能路燈。“現在哪怕是晚上,我們這些上了年紀的人也能時常出來走動走動了。”說完,肖啟東起身到健身器材上活動身子。
路好走了,平日里沒事出來遛彎的村民多了,從外村前來趕集的人也多了。
“這個村蠻干凈,到處都沒有垃圾,公廁也是又便利又衛生。”該鎮方略村村民朱明英一邊說著,一邊熟練地把菜籃子里的爛菜葉倒進分類垃圾桶內。
當天,肖店村正逢熱集,朱明英像往常一樣把自家種植的白菜苔、菠菜等時令蔬菜拿到集市上來賣,半天就被搶購一空了。“這個村建得好,來趕集的人多,菜就賣得好。”朱明英的臉上笑開了花。
伴隨著喧鬧聲,沿著通村公路一路往西,村道兩旁粉刷一新的房屋墻壁格外“晃眼”,“美麗鄉村”“鄉村振興”“鄉愁”等主題壁畫如花似錦,令人目不暇接。
行至肖店渡口,微風襲來,掩映在渡口碼頭下的徐家河河面泛起魚鱗般的微波,讓人沉醉不已。
“這是哪個村?”“村里真是大變樣了。”河邊,幾位大媽爭先恐后地告訴筆者,好多外地人來了都贊不絕口。
人有奔頭了
“回鄉以后,錢掙到了,老婆也能照顧上了。”3月24日,肖店村村民喻紅智左手拿著簸箕,右手揮舞著掃帚,不停地從路的一側掃到另一側。
喻紅智右眼先天失明,妻子楊敦菊患有腦梗塞、重度糖尿病等疾病20余年,常年須看病吃藥,花銷巨大。
“雖然他家條件不好,但是他這個人很踏實、很勤奮。”該村支部書記肖大旺介紹,2017年4月,村里推薦喻紅智參加了該市就業勞動局組織的就業培訓;10月,喻紅智開始擔任村里的環衛工,每月可增收750元。2018年,喻紅智被介紹到幸福嶺專業合作社務工,當年增收21000余元。
“又安排工作,又送東西,還享受到好政策,日子怎么會不好過?”楊敦菊激動地說,去年,村里按照相關政策為她家補助了價值800元的化肥,還為她減免了大病救治醫療費3000多元。
如今,喻紅智一家已成功脫貧,夫妻倆的日子越過越紅火了。
該村貧困戶彭其法,曾因妻子患有一級精神殘疾欠下外債38000余元。在村干部的鼓勵下,彭其法因地制宜發展種養殖業,2018年,他圈養土雞1000只,創收14000余元;種植荸薺18畝,創收36000余元,償還了大半貸款,掙齊了兒子的大學學費,“窮帽子”指日可摘。
“日子越來越有盼頭了。”彭其法樂呵呵地說,今年下半年,他不僅能脫貧,還能存上錢了。2019年,他計劃種植水稻13畝、荸薺7畝,養殖土雞1300只。
近年來,該村先后引進幸福嶺專業合作社和興旺種養殖合作社,每年可幫助11戶貧困戶戶均增加分紅收入1200元;帶動30余位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每人每年可創收21000余元。
精神富有了
3月24日晚,肖店村村民喻長城一家老少齊出動,在路燈的照耀下興沖沖地打掃著門前滿地火紅的鞭炮渣和果皮紙屑等垃圾。
當天,喻長城新娶了媳婦,辦喜酒,放鞭炮,熱鬧非凡。喜宴過后,喻長城和家人按照“紅白喜事垃圾應由主家清理”這一村規民約,將自家和鄰居家門前打掃得干干凈凈。
“這條村規是王學章大叔提議的,大家都在自覺遵守。”喻長城介紹,去年5月,該村組織開展了村民代表大會,在廣泛征求村民意見后制定了《村規民約》,公示后,張貼在黨員群眾活動中心宣傳欄內。宣傳欄內還張貼有森林防火、秸稈禁燒、掃黑除惡等政策規定。
“物質上富裕了還不夠,精神上也要富有。”63歲的王學章笑容滿面地說,在村里生活了大半輩子,鄰里之間扯皮的少了,建設文明肖店的心齊了;麻將房寥寥無幾了,文化墻隨處可見了。
“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繼承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連日來,肖店村完全小學教室內不時傳出悅耳的歌聲,學生們正在為清明節掃墓活動,加緊練習歌曲《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
“肖店村革命烈士紀念碑是全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每年清明節我們都會組織學生前來掃墓。”該鎮鎮長劉永強介紹,紀念碑高8.8米,始建于上世紀70年代,是當地人民為緬懷在解放戰爭中為國捐軀的革命先烈自發修建的。
清明節掃墓、文藝匯演、送戲下鄉;立文化墻、建文化長廊、修文化廣場……肖店村正馬不停蹄,完善“軟件”和“硬件”,扎實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培育文明鄉風,打造美麗肖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