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科技強省建設院士懇談會舉行
深化院省合作 助力湖北建設科技強省
為建成支點走在前列譜寫新篇提供科技創新硬核支撐
應勇主持 李曉紅周濟出席

湖北日報訊(記者李保林、周呈思、陳跡)5月11日下午,省委書記應勇主持召開湖北科技強省建設院士懇談會,與中國工程院黨組書記、院長李曉紅率領的20余位院士專家共商推進湖北科技強省建設。應勇說,院士專家是湖北建設科技強省的戰略科技力量,是推動湖北高質量發展的創新引擎,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發揮湖北科教、產業、區位等綜合優勢,進一步深化與中國工程院戰略合作,共建科技創新平臺,合作攻關關鍵核心技術,共同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助力湖北加快建設科技強省,為“建成支點、走在前列、譜寫新篇”提供科技創新硬核支撐。
懇談會上,中國工程院主席團名譽主席周濟,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陳左寧、鐘志華、鄧秀新、王辰,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賀克斌、潘垣、余少華、馬丁分別圍繞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科技成果轉化、汽車產業新一輪發展、生物種業、健康產業與公共衛生體系建設、5G+工業互聯網、生態文明建設、大科學計劃、建設世界光谷、加強醫療衛生領域科技攻關等,提出意見建議。

李曉紅衷心感謝湖北對中國工程院的大力支持。他說,去年,我們共同經歷了驚心動魄、氣壯山河的偉大抗疫斗爭,湖北人民、武漢人民不愧為英雄的人民,武漢不愧為英雄的城市,為奪取全國疫情防控戰略成果作出了巨大貢獻;中國工程院相關領域的院士專家積極投身科技抗疫,與湖北結下了深厚友誼。中國工程院將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對湖北“搭把手、拉一把”重要指示精神,深化與湖北傳統友誼,站在新起點上再續院省合作新篇章。中國工程院將聚焦湖北科技強省戰略需求,發揮好國家高端智庫優勢,合力打造工程科技創新精品,積極為湖北科技創新爭取更大支持;發揮好院士隊伍跨行業、跨部門、跨區域優勢,瞄準湖北生命健康、智能制造、汽車產業、航空航天、電子信息、生物育種、生態文明等領域,重點攻關、對口幫助;立足湖北人才優勢,打造更高水平的湖北科技人才隊伍,助力湖北高質量發展。將更好發揮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湖北研究院的作用,加快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聚集優質人才、項目,打造院省合作的精品、典范、品牌。

應勇代表省委省政府衷心感謝中國工程院和各位院士專家長期以來為湖北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的重要貢獻、對湖北抗擊疫情和疫后重振的傾力支持。他說,科學技術是戰勝疫情最有力的武器,疫情防控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取得決定性成果,離不開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和付出。在去年疫情防控最關鍵的時刻,一大批院士專家逆行出征,在醫療救治、病毒溯源、藥物和疫苗攻關、方艙醫院建設等各個戰場與湖北人民并肩戰斗。為助力湖北疫后重振,中國工程院組織開展了“荊楚院士行”活動,取得了良好效果。這次,又專程到湖北舉行懇談會,對湖北科技創新和高質量發展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見,我們將認真研究吸收,轉化為推動湖北科技強省建設和高質量發展的政策舉措。
應勇說,建設科技強省,是湖北謀在長遠、干在當下、贏在未來的關鍵,我們將把科技創新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整合用好科技創新平臺資源,進一步增強科技創新策源功能;緊緊扭住人才、技術、轉化等關鍵環節,增強科技創新“錢變紙”和“紙變錢”的能力。湖北將以此次懇談會為契機,進一步推動院省合作再上新臺階。歡迎中國工程院和廣大院士專家,領銜、參與湖北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合力實現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幫助建好湖北實驗室并積極創建國家實驗室。助力武漢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和湖北東湖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共同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共建共性技術轉移轉化平臺和共性研發創新平臺,推動“荊楚院士行”常態化。我們將一如既往做好院士服務,持續優化創新創業生態環境,共同為科技強國建設和實現科技自立自強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省委副書記、代省長王忠林介紹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強省建設情況。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仁、劉經南、陳煥春、李建成、鈕新強、張聯盟、楊春和;省領導爾肯江·吐拉洪、李樂成、肖菊華,武漢市市長程用文,省科協主席郭生練等出席懇談會。
5月11日上午,中國工程院、湖北省政府合作委員會2021年度工作會議在漢召開。李曉紅、王忠林等出席會議,并就進一步深化院省合作、加強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湖北研究院建設等工作達成了共識。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