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縣美景。攝影/龍飛

武當山美景(圖片由武當山官網提供)。

鄖西美景。攝影/黃江平

上庸鎮美景(圖片由竹山旅游局提供)。
近日,2019湖北省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大力發展文旅產業。支持33個全域旅游示范區建設,加快打造長江國際黃金旅游帶核心區,十堰4地入選省級創建單位。
據悉,此次發布的33個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中,有17個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建設單位,其中,十堰有4地入選,分別為:房縣、鄖西縣、武當山旅游經濟特區、竹山縣上庸鎮。
■文/見習記者熊宛露
房縣:
實現“旅游+”戰略,推動景區提檔升級
房縣,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十堰市南部。房縣古稱“房陵”,以“縱橫千里、山林四塞、其固高陵、如有房屋”得名。有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是楚文化的發源地之一,也是全國著名的“木耳之鄉”、“黃酒之鄉”。房縣的旅游景區數不勝數,有野人洞、野人谷、掛榜巖、顯圣殿、詩經尹吉甫生態文化旅游區等。2019年房縣政府工作報告中為房縣旅游發展描繪了藍圖,圍繞創建“湖北全域旅游示范區”的目標,實現“旅游+”戰略,推動“雙野”、巖屋溝等景區提檔升級,推進櫻花島、“一街一村”投入運營,加快聚龍河、彪虎溝等項目建設,爭取建成A級旅游廁所13座。
武當山: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完美結合
武當山屬于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完美結合的山岳型風景名勝區,以其絢麗多姿的自然景觀、規模宏大的古建筑群、源遠流長的道教文化、博大精深的武當武術著稱于世,被譽為“亙古無雙勝境,天下第一仙山”。武當仙境,神秘空靈。武當山風光旖旎,山川秀美。勝景有72峰36巖24澗11洞,還有玄妙奇特的10石9臺等。主峰天柱峰被譽為“一柱擎天”,天造玄武、天然“真武梳妝像以及“七十二峰朝大頂,二十四澗水長流”等神秘玄妙的自然景觀,讓人們不得不驚嘆天工造物的神奇。武當山常年紫氣氤氳,風云莫測,云蒸霞蔚,有“天柱曉晴”、“陸海奔潮”、“雷火煉殿”、“月敲山門”、“祖師出汗”、“海馬吐霧”等四時奇景,處處彰顯了武當仙境的神秘空靈。
鄖西:
深挖“七夕文化”,堅持“城區即景區”理念
鄖西地處鄂西北邊陲,北依巍巍秦嶺,南臨滔滔漢江,全縣版圖內分布著具有開發價值的景觀100多處。古老文明的漢江和世界唯一的天河在天河口交匯,形成了“銀漢迢迢暗渡”的壯麗景觀。牛郎織女傳說在鄖西“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民間成風俗”,經過專家論證、史料佐證、實物印證,鄖西是名副其實的七夕文化發源地和重要傳承地。在鄖西,你可以游覽國家AAAA級旅游區五龍河、龍潭河旅游區以及天河旅游區等著名景點,也可以感受傳統的“七夕文化”。近年來,鄖西堅持“城區即景區”理念,把城市當景區建設,把七夕文化滲透到旅游配套建設中,先后在城區修建了風格各異的40多座橋。其中,金簪橋、琴橋、雙鶴橋、鵲橋已成為吸引游客的重要景觀。
上庸鎮:庸派民居,歷史悠久
上庸鎮原叫田家壩鎮,孩童時常聽到一首流傳的民謠:“官渡府,峪口縣,田家壩是金鑾殿。”可見田家壩往昔作為上庸國都時的繁榮和輝煌。上庸位于堵河中上游,是秦巴山脈的南延地帶,古庸國都城和先秦上庸郡治所在地,有3600多年歷史。上庸鎮距竹山縣城20分鐘左右車程,這座移民搬遷新建的集鎮,整體是庸派民居,建筑特點吸收鄂西北明清時期古建筑風格,借鑒徽派民居建筑形態。遠遠望去,縱橫交錯的庸派民居,粉墻、黛瓦、坡頂、翹角、馬頭墻五大元素畢現。到了上庸鎮,上庸文化博覽園是必去之地。從庸地發掘出土的青銅鼎、庸王劍、陶器等文物,靜靜躺在博覽園里,這些古老的文物,無不包含著上庸古國人民的智慧,依稀可見庸國作為八國之首隨周伐紂時的盛景,抑或“周請庸人筑都于洛邑”的壯舉。
湖北33個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
一、國家級創建單位:恩施州,神農架林區,仙桃市,武漢黃陂區,黃石鐵山區,宜昌遠安縣、秭歸縣、長陽縣、夷陵區、五峰縣,黃岡麻城市、羅田縣、紅安縣、英山縣,咸寧赤壁市、通山縣。
二、省級創建單位:黃石大冶市陳貴鎮,襄陽谷城縣南河鎮、棗陽市吳店鎮,荊州市荊州區、洪湖市瞿家灣鎮,宜昌市西陵區,十堰房縣、鄖西縣、武當山旅游經濟特區、竹山縣上庸鎮,孝感應城市湯池鎮,荊門京山市、鐘祥市客店鎮,鄂州梁子湖區梁子鎮,咸寧嘉魚縣官橋鎮,隨州隨縣、大洪山風景區長崗鎮。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