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江口市滄浪洲濕地步行橋

谷竹-十房高速房縣樞紐互通

鄖陽區天馬大道

丹江口環庫公路停車港灣

房縣城關至軍店一級路

竹溪縣交通路網楊志賢攝
記者劉俊通訊員辛文波孫雙
高速公路四通八達、內暢外聯;干線公路脈絡分明、不斷延伸;農村公路通村入戶、連通城鄉;機場、車站、碼頭相繼落成,立體交通初具雛形……如今,綜觀轉型發展中的十堰,其最大的變化莫過于交通。
2018年,十堰交通運輸人鐵肩擔責任,攻堅克難、砥礪奮進,交上了一份來之不易的答卷:全年公路水路完成建設投資145億元,交通投資再創歷史新高;高速公路、農村公路建設有力推進,成為全省攻堅主戰場;十堰市成功入選“全國首批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示范創建城市”“國家物流樞紐建設規劃生產服務型承載城市”,竹山縣榮獲全國“四好農村路”示范縣稱號,丹江口市榮獲省級“四好農村路”示范縣稱號;全市農村公路管養、農村物流融合發展、出租汽車行業改革管理、公路治超聯合執法等工作經驗在全國、全省推廣,交通運輸行業現代化、標準化治理能力顯著提升;市交通運輸局再次被交通運輸部授予“全國交通運輸系統文明單位”榮譽稱號,實現全國交通運輸系統文明單位“五連冠”。
大手筆
抓牢項目“牛鼻子”筑牢交通新格局
在高鐵十堰北站廣場二期工程施工現場,鉆機轟鳴、車輛穿梭,建設者們正緊張有序進行跨線鐵路橋施工。十巫高速鮑峽至溢水段、十堰生態濱江新區至武當山玄岳門一級公路等項目現場,同樣是一派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
經濟發展,交通先行。2018年,市交通運輸局堅持把項目作為“牛鼻子”工程和“定海神針”,牽引大項目、拉動大投資、推進大建設,全年開工項目之多、投資力度之大、建設任務之重,再度刷新紀錄。
這一年,重點項目快速推進。十巫高速鮑峽至溢水段加速建設;十淅高速開工建設;十堰生態濱江新區至武當山玄岳門一級公路主城區段、十堰城區埡子至大川一級公路、環丹江口庫區公路建設全面推進;高鐵十堰北站廣場一期場平工程全面完工,二期工程全面上馬;福銀高速武當山互通、孤山航電樞紐、十堰客運換乘中心、林安綜合物流園、華西物流園等重大交通運輸項目全力推進。
這一年,項目工作超前銜接。按照“統籌實施、梯次銜接、重點突破”原則,全市交通項目納入省“十三五”規劃項目庫的有111個。此外,搶抓“十三五”規劃中期調整機遇,新增項目47個,新增投資146億元。
這一年,建設環境不斷優化。市委、市政府把交通強市建設上升為全市發展戰略,主要領導密集調研指導重大交通項目建設,協調解決相關問題。各縣(市、區)黨委政府出臺一系列支持交通發展的政策,與央企、國企簽訂近170億元籌融資協議,形成“政府主導、部門配合、上下聯動、多措并舉”的共建格局。
一組組大數據、一項項大工程、一個個大手筆,讓路網更加完善。截至目前,全市公路建設總里程達2.93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25.5公里,干線公路3416.04公里,農村公路2.58萬公里,實現了“縣縣通高速、鄉鄉通等級路、村村通公路”的發展目標,全市“三橫兩縱”高速公路網絡已形成,十堰承東啟西、連南接北的交通樞紐地位更加鞏固。
大擔當
落實主責保發展打好“三大攻堅戰”
2018年“十一”期間,央視新聞頻道《新聞直播間》國慶特別節目《江山如此多嬌》分別以《湖北丹江口環庫公路:青山碧水金腰帶山湖串聯美如畫》和《湖北丹江口環庫公路:護一庫清水建生態公路》為題,全面介紹丹江口環庫公路——被譽為中國9條最美公路之一的山水公路,引起強烈社會反響。
環丹江口庫區公路正在建設中,是一條連接丹江口、鄖陽、鄖西、武當山4縣(市、區)17個鄉鎮的環形公路網,總長429公里,建成后將打通鄂西北以仙山秀水為核心的生態旅游景觀通道,成為帶動丹江口庫區人民脫貧奔小康的致富路。
這條路是十堰交通在建重點項目之一。2018年,全市交通運輸系統落實主責、聚焦主業,緊緊圍繞打好“三大攻堅戰”這一重點政治任務,做好民生交通大文章,在轉型發展道路上彰顯了新作為。
交通扶貧成效顯著。全年共完成新改建農村公路3405公里,實施危橋改造2653延米,新建農村公路橋梁1219延米。全市12082公里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建設任務基本完成,進度位居全省第一。積極推進“四好農村路”示范創建,探索推進“交通運輸+特色產業”等扶貧新模式,累計建成資源路及產業路523公里、旅游公路546公里。
污染防治不斷加力。推進環庫、沿庫生態旅游公路景觀提檔升級工作,完成國省道綠化1500公里,累計創建“暢安舒美”示范路1100余公里。大力推廣新能源裝備應用,全年淘汰汽油出租車95輛,新增純電動出租車194輛、新能源公交車30輛。非法碼頭整治、船舶污染防治、漢江岸線資源清理整頓三大標志性戰役深入推進;全系統“廁所革命”工程成效顯著。
風險防控持續加強。深入推進公路運輸、水路運輸“打非治違”專項行動;大力推進十堰城區出租汽車行業專項整治行動,交通運輸市場秩序明顯好轉,行業掃黑除惡工作縱深推進。全市公路水路運輸領域未發生安全生產責任事故,交通工程建設領域未發生較大安全生產責任事故,交通運輸行業綜治維穩形勢總體穩定。
大作為
多管齊下暢出行提升百姓滿意度
路,連著發展,更連著民心。多年來,十堰市在從大處著眼努力實現“路網夢”的同時,不忘從小處發力寫好民生答卷。
“整潔美觀的車容車貌,彬彬有禮的問候提醒,張貼醒目的服務監督卡……如今,在十堰打車,文明新風令人眼前一亮。”今年春節期間,一位準備坐出租車去親戚家拜年的市民說。
為根治出租汽車行業頑疾,2018年8月份以來,市交通運輸局就出租汽車行業存在的“臟亂差”、拒載、拼客、不使用計價器、不服從管理和調度等突出問題持續開展專項整治,取得了顯著成效。
暢達致遠,路暢人和。2018年,十堰交通運輸系統堅持“一手抓建設、一手抓管理”,不斷完善交通運輸服務保障措施,努力打造“人暢其行、貨暢其流、高效安全、綠色環保”的交通運輸服務網絡,讓百姓出行更順暢。全市公路水路運輸完成客運量3094萬人次、客運周轉量269420萬人公里,完成貨運量7027萬噸、貨物周轉量1286012萬噸公里。
一系列有力的舉措,大大推動了城鄉客運統籌發展。全年新改建11個縣級客運站、1個鄉鎮綜合服務站和80個港灣式農村候車廳,縣城建有二級及以上客運站比例達100%。以“村村通客車”工程為抓手,新開通農村客運班線15條、城鄉公交線路7條、鎮村公交線路3條,新增客運車輛55輛,建成農村客運招呼站60個,行政村客車通達率達100%。
一系列有力的舉措,大大促進了運輸服務業加快轉型。十堰市成功入選“全國首批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示范創建城市”,全年新增旅游運輸企業1家、旅游客車25臺、班線客運企業1家,旅游客運規模創歷史新高。十堰亨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全市首個游客集散中心,市城市公交集團開通“十鄖”快客直通車,“斑馬快跑”等5家公司取得《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許可證》。
一系列有力的舉措,大大加快了農村物流深度融合。市、縣、鄉、村四級物流體系日趨完善,全市已建成市級物流園3個、縣級物流中心2個、鄉鎮服務站64個、村民服務點1800個,行政村末端村級運營網點比例達50%以上。深入開展“一縣一品”農村物流融合發展試點示范工作,形成了“市區有龍頭、縣縣有亮點、鄉村有精品”的試點示范工作局面。
一系列有力的舉措,有效實現了公路管養全面強化。全市打造22條“一路一站”示范路段和8個示范站點,建成7個公路養護應急中心,公路養護水平不斷提升。不斷完善聯合治超工作機制,全市公路治理超限超載聯合執法實現常態化、制度化、信息化。
大格局
擦亮黨建“定盤星”作風建設久久為功
作風建設是推動交通運輸事業發展的重要保證。2018年,全市交通運輸系統積極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扎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深耕黨風廉政“責任田”,用新風正氣凝聚起交通運輸事業發展的強大合力。
黨性教育強信念。堅持把學習放在首位,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學習教育活動為重點,在深學篤用中筑牢“聽黨話,跟黨走”的思想根基。全系統各級黨組織共開展黨組中心組學習活動84次,舉辦黨紀黨規專題輔導8場次,在各級媒體刊發宣傳稿件92篇。通過集中學習等形式,進一步增強了黨員干部黨性修養及綜合素質。
文明創建樹標桿。組織開展“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道德講堂”等活動,評選“十佳的哥、十佳的姐”20人、“身邊好人”30多人、“最美交通人”24人、“最美家庭”22戶。系統各級各單位獲國家、省、市級表彰達50多次,培樹了一大批先進典型,張龍、尚云分別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湖北省勞動模范”榮譽稱號。全系統“比先進、學先進、趕先進”之風蔚然興起。
監督執紀正風氣。堅決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要求,把思想從嚴、管黨從嚴、執紀從嚴、作風從嚴、反腐從嚴貫穿到各項工作中。組織開展從嚴管黨治黨專題督導檢查4次,覆蓋全系統52個黨支部。緊盯“四風”頑疾,配合紀檢組抽查節日值守、公車管理、公務接待等問題20批次,給予黨政紀處分19人。
成績屬于過去,奮斗成就未來。今年,市交通運輸局將繼續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構筑“一心兩翼三高地”重大決策部署,搶抓漢江生態經濟帶發展戰略機遇,以實施“交通三年四大攻堅戰”為抓手,奏響十堰交通運輸事業高質量發展戰歌。
今年,全市交通運輸系統將重點圍繞“七六五四三二一”工作思路,全面落實全年目標任務。一是重點建設“七大工程”。著力實施高速公路“聯網”工程、國省干線“提檔”工程、農村公路“通達”工程、環庫沿庫“綠色”工程、內河水運“提質”工程、物流站場“融合”工程、客運站場“升級”工程。二是編制“六個規劃”。統籌編制好《漢江生態經濟帶立體交通發展規劃》《交旅融合項目規劃》《環庫綜合立體旅游交通規劃》《梯次推動“十三五”規劃中期調整項目規劃》,超前謀劃啟動“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銜接推動編制《跨部門協作交通項目規劃》。三是突出“五大領域”。突出抓好重大交通項目建設、干線公路和農村公路養護、培育和壯大運輸市場、水運應急保障能力提升、做大做強交通投融資平臺等重點工作。四是聚焦“四大改革”。扎實推進公路路政治超執法、水上交通執法、運輸市場執法、質量監督執法四項改革。五是夯實“三大基礎”。進一步夯實安全生產管理、掃黑除惡治理、綜治信訪維穩三大基礎,優化行業發展環境。六是堅守“兩條底線”。守好生態環保、精準扶貧底線,全力服務社會發展大局。七是強化“一個引領”。以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引領交通運輸事業高質量發展。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