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張華奎 張建波)11月21日,十堰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統籌高水平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系列新聞發布會,邀請竹山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明昌艷出席發布會,介紹該縣“統籌高水平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兩山實踐創新發展先行區’”情況,竹山縣發展和改革局、科學技術和經濟信息化局、農業農村局等部門負責人現場回答記者提問。

發布會現場。通訊員 供圖
竹山縣是國家重要生態功能區和核心水源區,入選全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近年來,該縣緊緊圍繞十堰建設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工作大局,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積極探索“兩山”理論轉化路徑,推動特色產業發展壯大,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據竹山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明昌艷介紹,為全力推動“兩山實踐創新發展先行區”建設成勢見效,該縣推進流域綜合治理,加快建設美麗竹山。竹山境內河網密布、水量豐沛,漢江最大支流堵河縱貫全境,入庫水量占丹江口水庫1/6。今年以來,該縣按照小流域治理的思路,將全縣劃分為13個五級流域單元,實施上下游、左右岸、地表地下、城鎮鄉村系統治理。全域開展“綠滿堵河、花開竹山”國土綠化行動,累計造林19.2萬畝、植樹35.2萬株。組建保水護水巡護隊伍,建成運營水質安全保障分中心和“1336”智慧監測體系,完成10條重點支溝治理和42個入河排污口整治,縣域堵河水質穩定保持Ⅱ類以上,空氣環境質量穩居省市前列。
該縣推進供應鏈體系建設,加快產業綠色轉型。研究制定綠松石、茶葉、低空經濟等優勢產業高質量發展和科技創新激勵政策措施,通過搭建“1+5+N”供應鏈平臺、建成堵河實驗室、增設新質生產力發展基金,推動產業聚鏈成群。獲批設立省級衛浴五金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衛浴規上企業產值增長39.7%,入選省級重點成長型產業集群、省級重點培育縣域特色產業集群。規劃建設綠松石“一街兩園六中心”,啟動綠松石寶石街、綠松石文化產業園等建設,建成中國竹山綠松石區塊鏈、溯源體系,綠松石新型專業市場入選全省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名單。新建大葉茶生產線15條,干茶產量達到1.6萬噸、綜合產值突破60億元,分別增長29.2%和20.3%,10家企業入選市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689家農業市場主體入駐竹山云倉平臺,獲評全國(茶業)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省級(食用菌)外貿轉型升級基地。
該縣推進“兩山”實踐創新,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按照“水庫、錢庫、糧庫、碳庫”定位,發揮458萬畝森林優勢,制定《林下經濟發展三年規劃》和支持政策,4個國有林場新建金線蓮、天麻等中藥材基地,帶動發展林下經濟1萬畝。立足水資源優勢,引進飲品企業開發桃花源、一品圣水、蜂蜜水等產品,在北京水源地農博會上深受好評。積極融入“湖北旅游、武當突破”戰略,新擴建桃花源街區、劉家山木魚湖茶文旅融合示范區、上庸鮮花小鎮、武陵峽·桃花源景區,組織開展重點城市宣傳推介、百家旅行商竹山踩線推介系列活動。在武當山設立旅游辦事處,與北京、廣州、陜西等20余家旅行社簽訂協議,全縣旅游人次、綜合收入分別增長31.7%和22.1%。
下一步,竹山縣將錨定“兩山實踐創新發展先行區”目標定位和“一都四地”(建設世界綠松石之都、國家戰略性礦產資源儲備地、省級文化旅游休閑康養地、省級輕工衛浴生產地、省級綠色農特產品加工地)功能定位,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動贏得保護和發展的主動,以新的改革實踐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貢獻竹山力量。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