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顧才華、劉晨鑫)12月2日,由十堰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的“統籌高水平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在市新聞發布廳舉行,邀請房縣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林云國出席并介紹“城鎮和產業‘雙集中’”工作情況,房縣科學技術和經濟信息化局、文化和旅游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暢順交通建設集團等部門負責人現場回答記者提問。

新聞發布會現場。通訊員供圖
房縣是全省首批城鎮和產業“雙集中”工作試點縣。房縣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林云國向媒體記者介紹,去年以來,房縣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工作要求,堅持以人為核心、以產業為支撐、以縣城為載體,積極探索新型城鎮化新路徑,推動經濟量級突破、城市能級提升、發展層級跨越。
該縣做好“聚人”文章,以好政策、好住房、好配套吸引人。好政策激勵。先后出臺鼓勵生育、鼓勵消費、農民進城、地災避險搬遷進城四個“六條意見”,生育二孩、三孩家庭,在縣城購房分別獎補25、50平米;教師、醫務人員購房每人獎補25平米;農民進城每戶補貼6萬元;地災避險搬遷戶進城獎補住房25平米,每人補貼5萬元,并參照退捕漁民政策購買養老保險,每人每年補貼2000元,持續補貼10年。今年以來,鄉村教師、醫護進城安家2557人,農民進城購房352戶1105人,地災威脅區群眾搬遷進城155戶496人。同時,出臺人才招引和返鄉創業扶持政策,落實“三給四補五提”就業禮包,來房人才給戶籍、給崗位、給住房,享受生活補貼、見習補貼、社保補貼、創業補貼,提供家屬就業安置、就業技能培訓、創業擔保貸款、創業孵化支持、稅收減免清單。新增返鄉就業創業4500余人。北京宋莊300多位藝術工作者在房縣安家落戶,建設集藝術展示、藝術培訓于一體的文化藝術綜合體。好住房吸引。搭建全省首家縣域住房供應鏈平臺,全縣新建樓盤均按照第四代住房建設,容積率全部控制在2.0以內,元至10月商品房銷售同比增長18.5%,房地產投資增長8.4%,存量房源基本售罄、新開樓盤銷售火熱。好配套服務。新建樓盤由政府統一完善周邊設施,打造15分鐘便民生活圈。去年12月份以來,縣城累計新增人口1.5萬人,城鎮化率提升1.5個百分點,呈現“出生人口止跌回升,外出人口返鄉回流,房地產市場逆勢回暖”趨勢。
做好“強產”文章,以傳統產業、新興產業、未來產業集聚人。改造升級傳統產業。40家紡織企業全部加入華紡鏈,龍頭企業中錦尼龍、中潤錦綸鏈上融資3000萬元,預計全年鏈上交易額突破1億元,帶動3000余人穩定就業;突破發展新興產業。大力發展以循環經濟為主的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體系,初步形成了銅、鋁等有色金屬回收、拆解、熔煉全產業鏈,目前共有規上企業11家,產值達到240億元,吸納就業6000余人,其中外來務工人員近3000人,循環經濟入選全省縣域特色產業集群。今年10月,省長投集團與房縣縣政府簽訂戰略協議,擬向循環產業投資5億元;前瞻布局未來產業。大力發展以合成生物為主的綠色生態產業體系,房縣籍中科院院士鄧子新牽頭,建成全國第一批、全省第一個專注于合成生物的產業園,開發生產高端合成酶制劑,攻克了“卡脖子”技術,打破國外長期壟斷,該產業預計年產值達到100億元,帶動就業1200余人。元至10月,房縣規上工業總產值、規上工業增加值分別增長22%、18%,增幅全省靠前,位居全省工業運行賽馬制加速區第1名。
做好“興城”文章,以宜居生活、宜養生態、宜業環境留住人。厚植城市綠色底色。2023年以來,累計改造老舊小區5574戶,新建城市驛站4個、口袋公園26個,新增綠地40萬平米,人均綠地面積13.5平米,城區綠地率達到40.9%;抬高公共服務底板。緊緊圍繞群眾關心的教育、醫療、養老等迫切需求,新增學位3000個。組建醫共體信息化“一張網”。建成養老服務綜合體20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164個;優化縣城空間布局。按照“南城北產、組團發展”的城市理想空間結構,全力打造兩個綜合組團,老城組團以城市更新為重點,建設完整社區,紓解人口密度。新城組團依托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西關老街,打造城市會客廳,吸納新市民落戶。
下一步,房縣將持續優化政策供給,完善基礎設施,提升服務水平,加快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就地城鎮化,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房縣篇章。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