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黃凡 熊鑫)3月3日筆者看見,春日的十堰市鄖西縣羊尾鎮,一壟壟嫩綠的香料煙苗破土而出,在晨光中舒展生機。張家河村村民劉春芝房前屋后3畝緩坡地上的煙苗與青山相映成趣,勾勒出“前庭后院”立體種植的田園畫卷。得益于鎮政協聯絡站“一線工作法”的精準施策,這片土地正煥發著產業振興的蓬勃活力。
羊尾煙站負責人陳新華指著劉春芝家門前向陽坡地上的疏松肥沃砂壤土介紹道,“這塊地經檢測pH酸堿度為6.8,有機質含量高,加上背風向陽的地勢,種香料煙每畝能收500斤干葉。”劉春芝家房前屋后3畝緩坡地上,嫩綠的煙苗已破土而出,與遠處蒼翠的龍須草山坡相映成趣,構成了一幅生機勃勃的田園畫卷。

立體種植的田園畫卷。通訊員 供圖

立體種植的田園畫卷。通訊員 供圖
“往年這時候早出門打工了,但今年鎮上政策好,煙草站保底收購,技術員月月來指導。3畝香料煙少說能有4萬元收入,加上煙后茬種蔬菜,比在外打工強多嘍!”正在編制煙繩的劉春芝算起經濟賬,臉上洋溢著喜悅。
張家河村的產業蝶變正是政協“三聯”機制結出的碩果。該村作為傳統烤煙種植區,工作專班入戶走訪,耐心細致地做好政策解讀和思想引導工作,通過擺事實、講政策,幫助村民算好經濟賬、發展賬,及時化解村民對種植收益、技術保障等方面的擔憂。同時,專班針對種植技術培訓、市場銷售渠道等實際問題,向村民作出保障承諾,全力為村民消除后顧之憂。
鄖西縣羊尾鎮政協聯絡組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深入踐行“一線工作法”,聯合鎮經濟發展辦、煙草站組建“產業振興服務專班”。遵循“先有數量、再有質量”的發展規律,在擴大種植規模的基礎上,逐步提升種植品質。目前,專班已在14個村發展種煙農戶229戶,落實種植面積436.8畝。
下一步,羊尾鎮將繼續深化“庭院經濟+香料煙”發展模式,加大對香料煙產業的扶持力度,不斷優化技術服務和營商環境,保障種植戶的利益,讓這片香料煙真正成為幫助村民致富的“黃金葉”。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