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白崇)近年以來,十堰市科技局按照鄉村振興戰略部署,以科技創新為抓手,加快推進科技特派員工作站建設,推動人才、技術、資源向農業農村一線集聚。今年一季度以來,十堰市新增3家科技特派員工作站,累計完成108家科技特派員工作站建設,排名全省第三。
科技下沉,破解農業“卡脖子”難題。以前十堰的櫻桃品種貨架期短、果粒小、口感偏酸,從而制約了櫻桃產業的發展。為解決這一難題,湖北科技特派員工作站(城關鎮·櫻桃)長期致力于櫻桃綠色高效種植技術推廣和新品種培育。通過農業科技改良櫻桃品質,經過早、中、晚櫻桃品種試種,采摘期由過去的15天延長到了1個月,解決了櫻桃貨架期短的“卡脖子”問題。2022年以來,十堰市科技局按照基層企業、合作社和農民的需求,依托當地龍頭企業、合作社建設科技特派員工作站,吸納科技人才開展科技創新,針對產業發展過程中一些關鍵時段、關鍵環節進行技術指導和咨詢培訓,提升產業發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綠量。據統計,2024年105家工作站累計推廣新技術、新品種、新模式3000余項,開展技術服務活動6000余次。
產業升級,延伸鏈條提效益。科技特派員工作站不僅提供技術支撐,更注重產業鏈協同創新。在鄖陽區,工作站指導企業圍繞油橄欖產業打造生態田園示范綜合體,將油橄欖種植基地與休閑旅游、文化體驗、科普教育等元素深度融合。開發了油橄欖主題觀光路線、農事體驗活動以及科普展館等項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觀光游覽,每年接待游客數量超過5萬人/次,帶動了周邊餐飲、住宿等服務業的發展,實現了從單一農業產業向“生態農業+健康食品+生物科技+農文康旅”一體化的綠色大健康產業轉變,進一步延伸了產業鏈,增加了農民的收入來源。
人才扎根,培育振興“生力軍”。“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丹江口市石鼓鎮,工作站站長陳平帶領工作站成員定期舉辦培訓,培訓內容包括石榴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果實加工等,提高了農民的科技素質和種植水平。2024年針對石榴病蟲害防治的專題培訓,讓石鼓鎮的農戶能夠及時準確識別病蟲害,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減少了病蟲害對石榴樹的危害,保證了石榴的產量。為激活鄉村內生動力,十堰市科技局建立“科技特派員+合作社+農戶”聯動機制,依托工作站設立鄉村振興實訓基地,開展“定制化”技能培訓。
下一步,十堰市科技局將重點圍繞“七大”重點農業產業鏈布局,進一步擴大科技特派員工作站覆蓋面,推動科技創新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強大的“科技動能”。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