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熊鑫 鄧瑩瑩)秦嶺南麓春色好,菌菇飄香產業興。3月19日,走進鄖西縣羊尾鎮大院村鄉村振興產業園,52個標準化大棚排列成行,棚內灰褐色的羊肚菌如穿著紗裙的少女般林立,村民們背著竹簍穿行其間,指尖翻飛采收“致富傘”。遠遠看去,標準化大棚與青山碧水相映成趣,整個種植基地宛若鑲嵌在秦巴山間的翡翠棋盤,折射出科技農業的生態之美。

羊肚菌。通訊員 供圖
“瞧瞧咱這‘宗寶1號’羊肚菌種,菌柄粗、菌帽厚,市場收購價每斤鮮菌比普通菌高10塊!”鄖西縣宗寶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傅宗寶捧著剛采的羊肚菌,古銅色的臉龐笑出溝壑。2024年,傅宗寶帶著自己在羊尾鎮深山野外發現的野生羊肚菌,到十堰市農科院成功分解提取新的菌種,培育出適宜秦巴山區的優質菌種。新菌種投入播種后,每畝地可以提升效益1000元。

培育羊肚菌種。通訊員 供圖
“農業產業要想做好,科技是第一位,設施是第一步。”談起羊肚菌創業史,傅宗寶總結道。2017年冬季他帶頭試種10畝羊肚菌,因品種混雜、技術不精虧損8萬元。不服輸的他到四川綿陽、湖北隨州等地拜師學習,經過不斷的實踐、外出考察學習及向專家請教,終于熟練掌握選種、消毒、殺菌、通風、濕度、溫度等各項細節,積累了豐富的種植經驗。為節省成本提升效益,傅宗寶通過改良菌種營養包配方,自制“小麥+玉米芯+谷殼”營養包,實現畝均成本降低2000元。如今羊肚菌種植面積已達30余畝,每年可產3萬斤,每年收入80余萬元。
“今年還會加大投入,建設3.5米的雙層遮陽棚,提升羊肚菌抗高溫能力,降低風險!”傅宗寶介紹,今年將繼續加大農技設施投入,完善“宗寶”牌菌種研發中心設施,并推進“宗寶”羊肚菌新品種登記工作,讓秦巴深山的“ 黃金傘”推向全國。

雙層遮陽棚。通訊員 供圖
筆者手記:從“試錯田”到“示范園”,大院村的“產業突圍”啟示我們——鄉村產業振興既要借智高校科研“接天線”,更要挖掘激活本土人才“接地氣”。當“宗寶”情懷遇上現代農業的科技與品牌思維,一朵朵帶著秦嶺露水的羊肚菌,正成為產業振興的“金名片”。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