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鄭語晨 黃松鶴 李軍)建成支點,科技賦能。4月3日,湖北醫藥學院建校60周年院士專家論壇在該校學術報告廳重磅登場。本次論壇聚焦合成生物學、醫防融合、生態農業等前沿領域,為推動區域醫藥衛生事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論壇邀請中國科學院院士鄧子新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鄔堂春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金梅林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劉超教授,華中科技大學副校長、同濟醫學院黨委書記張勇慧教授等高校權威專家學者齊聚湖醫藥,共襄學術盛宴。師生代表800余人現場聆聽。湖北醫藥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羅杰主持。

活動現場。通訊員 供圖
湖北醫藥學院黨委書記鄭丹鳳在熱情洋溢的致辭中表示:“本次活動既是對學校甲子華誕的珍貴獻禮,更是對區域科技創新的強力賦能。這次精彩講座定能幫助師生了解科技前沿、拓寬專業視野、砥礪學術思想,為發展注入創新活力、增添強勁動力,以十堰節點之為服務湖北支點建設的新征程中貢獻湖醫藥智慧和力量。”
學術報告環節,各位院士專家硬核開講。鄧子新院士以《合成生物科技的顛覆性:以大健康產業變革的科創實踐為例》為題,深入淺出地闡釋了合成生物學作為新質生產力,為大健康產業開辟廣闊前景提供了借鑒參考。鄔堂春院士聚焦《醫防結合,守護人類健康》,闡釋了公共衛生在應對傳染病、慢性病等公共衛生危機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通過科學研究制定有效的預防對策,減少疾病的發生和傳播。金梅林院士分享《農醫融合,科技賦能:生態循環農業助力鄉村振興》的創新實踐,從生態循環農業的新發展模式、中藥材醫藥價值的發掘等方面進行深入講解,探討農醫融合新路徑,為生態農業現代化提供新思路。劉超院士展望《大數據時代DNA鑒識技術發展方向》,闡述了我國法醫學,特別是法醫物證學的發展歷程,指明了未來法醫學研究的熱點和方向。張勇慧教授介紹《基于天然產物的新藥發現》,為抗肝纖維化治療提供了新策略,推動了復雜天然產物的規模化開發,為創新藥物研發提供持續物質基礎。
羅杰在講話中表示,此次論壇以科創引領增強創新策源力,為學校在凝練新方向、構建新格局、培育新質生產力等方面提供了方向和動力,推動學校在學術研究與人才培養上邁向新的高度,為聚力“支點建設”,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貢獻智慧和力量。
“今天的論壇讓我深受啟發,院士們的分享既有前沿的學術思想,也有對未來的深刻洞察。”2024級臨床醫學專業龔同學說,“我更加堅定了在醫學道路上不斷探索的決心。”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