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 (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郝金鑫 李壯)在湖北十堰竹溪縣泉溪35千伏輸變電工程,國網竹溪縣供電公司搭建無人機運輸通道,實現單機運力替代整支騾馬隊,工程運輸成本直降60%。在庫區生態保護與電網建設雙重壓力下,這項創新模式既保障了南水北調中線水源涵養區生態安全,又推動工程建設提質增效。
4月19日17時,在湖北省竹溪縣泉溪35千伏輸變電工程現場,運輸班技術員陳敬杰遙控一臺搭載砂石、混凝土的大型四旋翼無人機從山腳下起飛,靈活避開古樹群與陡峭崖壁,將建材精準投送至山林間30平方米的鐵塔組裝施工平臺。
“一次可搬運140斤砂石,每趟運輸僅需要1.5分鐘左右,同時降低了建筑物料的運輸損耗,是我們施工作業的好幫手。”泉溪35千伏輸變電工程項目管理專責吳驥興奮地說。
竹溪縣泉溪鎮位于南水北調中線水源涵養區,山大林密、溝壑縱橫。電力建設現場處于野外,傳統的騾馬運輸方式,需要征用林木,開辟運輸便道。為減少生態影響、確保施工進度,當地供電部門攻克山區復雜地形環境與林木保護的挑戰?,搭建起空中物流專線,通過“山下集結、空中配送、山上施工”的物資運輸模式,實現從混凝土攪拌站到山間施工平臺的點對點投送,在復雜山地條件下建設堅強電網。
擔任“空中快遞員”的大疆T100無人機是我國自主研制的大型貨運無人機,最大載重量85公斤,最高時速50公里/小時,可靈活穿越海拔800米的原始林區、山峰和峽谷,并搭載智慧傳感與自主避障系統,具備夜間航行能力。
“一架飛機能夠抵一支騾馬運輸隊。”泉溪35千伏輸變電工程項目經理吳平介紹,搭建空中運輸通道,有效解決了傳統運輸受地形限制的難題,減少了山林植被的征用,同時運輸成本降幅60%;日運輸量達20頓、較人背馬馱提升5倍運力,工程進度較原計劃提前一個月左右?。
作為竹溪電網首個"環境友好型"基建項目,該工程驗證了無人機在山地工程運輸的可行性,這項創新已納入國網竹溪供電公司基建發展規劃,未來將拓展至28個高山區域的電網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實現工程施工的標準化、綠色化、機械化、智能化。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