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朋欣雨)從漢江之畔到秦巴山間,國家稅務總局鄖西縣稅務局積極作為,以“合規體檢”護航春耕生產,用“數據動能”暢通農資動脈,借“信用春風”催發產業新芽……在這幅生機盎然的春耕長卷中,稅惠政策、智慧服務與合規理念正化作潤澤沃野的綿綿春雨,滋養著秦楚山間的農業根系,見證著鄉村振興戰略在稅收治理現代化與合規發展的土壤中,生長出惠農富民的豐碩果實。
合規體檢“扎進”田間地頭
“這條涉稅提醒來得太及時了!” 近日,鄖西縣“萬老太”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財務負責人萬里光接到稅務部門的風險提示電話后,感慨不已。
原來,該合作社在申報自產農產品免稅業務時,錯誤地將外購種苗與自產蔬菜合并核算。鄖西縣稅務局依托大數據平臺分析比對,敏銳捕捉到這一異常數據,發現潛在風險疑點后,稅務法治專員當天便上門開展“一對一” 輔導,協助合作社規范核算方式,避免了納稅風險的產生。
鑒于縣域內637家農業專業合作社普遍存在 “重生產、輕管理” 的實際狀況,鄖西縣稅務局雙管齊下:一方面組織稅務法治專員開展“網格化”入戶輔導,講解稅收方面的相關規定;另一方面定期組織開展針對合作社財務人員的稅務培訓,提升其稅務處理能力和水平,切實防范稅務風險。
“稅務部門就像我們企業的‘健康管家’,總能提前發現風險,業務出錯時也會及時提醒,還指導我們規范處理,讓問題快速解決,保障業務順利開展。”萬里光由衷稱贊道。
數據“透視”護航農資流向
鄖西兩岔河村千畝香椿正值采收旺季,鮮嫩椿芽日銷數千至萬斤,經分揀裝箱直供武漢、西安等城市,呈現供不應求的火熱態勢。百旺紅油香椿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德寶指著電子發票界面說:“香椿堪稱‘開春第一鮮’,最近訂單像雪花一樣飛來,發票用量蹭蹭往上漲。為了不耽誤生意,我們通過電子稅務局提交了發票提額申請,稅務部門很快就為我們辦理了發票提額審批。”
鄖西縣稅務局征收管理股負責人介紹,發票額度限制是防范虛開發票風險的重要舉措,接到企業發票提額申請后,為了研判企業業務的真實性,充分運用稅收大數據對企業的開票數目、開票品目和開票金額等情況進行分析。“通過數字化手段,我們僅用3個小時就高效完成了對企合同、銀行進賬單、發票開具情況的核驗,最終判定企業業務真實,發票提額申請合理。”這位負責人說道。
有了充足的開票額度作為保障,百旺紅油香椿專業合作社把這春天獨有的美味做成了四季生意,與鄖西50個村、400余農戶達成訂單合作,投資建立加工廠,開發出腌漬香椿、香椿醬、香椿油、香椿茶等系列產品。
納稅信用換來“真金白銀”
春日的暖陽剛爬上田埂,鄖西縣農企賬上已“叮咚”響起資金到賬聲。誠友智慧農業負責人劉青青盯著手機上的6000萬元到賬短信感慨:“早上申請,午飯沒吃完錢就到了!”今年春耕季,全縣37家農企憑借誠信納稅記錄,通過“銀稅互動”獲銀行授信1.2億元,天河緣農業、益群時代等企業也分別拿下300萬至500萬元“零抵押”貸款。
這份 “春耕大禮包” 的背后,是稅務部門與 8 家銀行聯手打造的 “信用快車道”——2025年稅收宣傳月,鄖西縣稅務局以“深化銀稅合作,共筑融資橋梁”為主題,與縣金融監管局正式簽訂“銀稅互動”融資協調合作備忘錄,明確政策宣傳、數據共享、風險防控及服務優化等協作機制。活動現場,7家商業銀行現場與民營企業代表簽署融資授信協議,將納稅信用從報表數字蛻變為發展動能,鋪就一條“合規得機遇、守信贏未來”的發展之路。
如今在我縣田間地頭,納稅信用成了最硬氣的 “談資”。誠友智慧農業利用 6000 萬元授信引進的新設備,可使蔬菜增產 15%;益群時代引進新品種“冠軍稻” ,還未插秧便已被提前預訂一空;仙河緣農業科技食用菌種植規模進一步壯大,預計首批可采收高達33萬棒。納稅信用正逐步化身 “硬通貨” ——A級企業享貼息政策年省十多萬利息,政府采購訂單優先傾斜,突發資金需求也能靠信用“救急”。
鄖西縣稅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既要做風險防控的‘安全員’,筑牢涉稅合規防線,也要當惠企利民的‘護航員’,激活政策效能,讓每一株秧苗、每一筐鮮貨、每一粒種子都在規范發展的土壤中茁壯成長。”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