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孫鑫波)近日,太和醫院泌尿外科醫師團隊成功完成一例高難度舌黏膜代尿道成形術,為一名因長期尿道狹窄而飽受排尿困擾的患者重建尿道功能。該手術的順利實施標志著該院在尿道修復重建領域的技術水平邁上新臺階,為復雜尿道狹窄患者提供了更優的微創解決方案。
患者為46歲男性,因陰莖硬化苔蘚樣變導致次全尿道狹窄,排尿困難逐漸加重,飽受排尿之痛。患者長期依賴尿道擴張及導尿管,生活質量嚴重受損。一月前于太和醫院就診,經尿道造影檢查顯示,患者前尿道全長狹窄,常規修復手段難以奏效,臨時給予膀胱造瘺術,讓尿道充分休息,1月后來院進一步修復尿道。
針對患者復雜的病情,太和醫院泌尿外科醫師團隊經過多學科會診,決定采用“舌黏膜補片尿道擴大成形術”。該技術的核心在于利用舌黏膜的生物學優勢:其上皮厚、彈性纖維豐富、抗感染能力強,且易于與尿道組織融合,可有效避免傳統腸代尿道術的代謝紊亂風險。
在泌尿外科主任醫師龔小新、主治醫師孫鑫波主刀下,術中精準剖開狹窄段尿道,測量狹窄段尿道長約15cm,從患者舌兩側取長約共15厘米的黏膜組織,保留舌體功能的同時確保黏膜活性。將舌黏膜鑲嵌于尿道背側,與周圍組織分層縫合,擴大管腔并減少術后攣縮風險。
聯合麻醉科團隊,優化術中麻醉方式,用經鼻插管方式以方便舌部操作,確保手術流暢性。
術后患者恢復迅速,次日即可飲食及下床活動,同時患者舌部功能未受影響。術后5天患者安全出院,傷口無感染、滲血等并發癥。
據龔小新介紹,復雜尿道狹窄的治療長期面臨兩大難題:一是修復材料的局限性,傳統腸代或皮瓣移植易導致代謝異常或感染;二是長段狹窄的修復難度高。舌黏膜技術的應用有效解決了這些問題:舌黏膜血供豐富,抗感染能力強,且與尿道黏膜相容性高,術后不易攣縮。該術式可擴展至輸尿管狹窄修復,目前已在國內多家醫學中心推廣,成功率超97%。
太和醫院泌尿外科此次手術的成功為該科在尿路修復領域提供了寶貴經驗。體現了泌尿外科團隊在技術創新與多學科協作中的卓越能力。隨著該技術的普及,更多復雜尿道疾病患者將告別“排尿之痛”,重獲健康生活。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