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郝金鑫)5月12日上午10時,筆者走進位于湖北省鄖西縣香口鄉的大堰——東河220千伏線路工程建設現場,機械轟鳴聲打破大山的寂靜。在陡峭坡度達70度的絕壁間,滿載鋼筋、混凝土的料斗正沿著1800米長的空中索道“翻山越嶺”,精準輸送至149號鐵塔基坑施工平臺。

正在輸送鋼筋、混凝土的料斗。通訊員供圖
“馬幫到不了的地方,我們就架設索道!”項目施工經理劉威站在索道控制平臺前介紹,組塔施工平臺地處對面山峰上,面對車輛、騾馬全都無法通行的險峻地形,工程建設方創造性搭建空中運輸通道,每日可運輸50噸建設物資,相較傳統“馬馱人扛”,施工效率提升3倍。

正在運輸物資的無人機。通訊員供圖
這只是國網十堰供電公司創新攻堅的縮影,為保障西十高鐵“電力動脈”如期貫通,一場“空地一體化”的物資運輸攻堅戰正在深山峽谷間激烈展開。
在香口鄉孫家坪村,無人機“閃送”接力上演科技運輸奇跡。技術員孫鵬飛操控的無人機化身“空中快遞員”,每日穿梭三百余趟,以90秒/趟的速度將水泥、工器具精準投送至施工平臺。在孟家凸村施工現場,自行駛軌道車宛如“山地列車”,按照預設時速15分鐘內即可完成2000斤物資的點對點運輸,既突破地形限制,又實現材料運輸的精細化管控。

利用索道運輸物資。通訊員供圖
作為西十高鐵東河、箭流鋪兩座牽引站的核心供電工程,“大堰至東河”“乾興至東河”220千伏線路橫跨江河峽谷,共需架設197公里輸電線路、開挖495處基坑。面對秦嶺腹地的復雜地形,國網十堰供電公司統籌部署26處索道、5處自行駛軌道車,并在36個施工點位啟用無人機吊裝,構建起立體化運輸網絡。該公司項目管理中心業主項目經理管飛說:“通過科技賦能與流程優化,我們組織專業團隊日夜攻堅,全力打通物資運輸‘最后一公里’。”
目前,西十高鐵十堰段供電工程全線基坑開挖與澆筑進度均已過半。國網十堰供電公司正組織專業團隊日夜奮戰,爭分奪秒推進工程建設,力爭在10月30日實現全線通電,為這條串聯鄂陜的高鐵大動脈注入強勁動能。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