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張括)5月12日,房縣教育局組織局領導班子、各股室及二級單位負責人、縣直各學校和各鄉鎮中心學校校長、各初中和完小校長、教育后備干部和“金銀種子”教師近400人,開展“人工智能助力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專題培訓,探索人工智能與基礎教育的深度融合,助力教育強縣建設邁向新臺階。

專題培訓現場。通訊員供圖
在學習觀摩階段,與會人員首先通過視頻形式,觀摩了思源實驗學校線上公開課,教師巧妙利用摩爾斯電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大家看到了創新教學的魅力。隨后,眾人走進校園,實地參觀了思源實驗學校的人工智能教育工作成果展示,從教學設備到實踐場景,全方位感受人工智能在教育一線的生動實踐。
在講座環節,湖北基礎教育人工智能應用研究中心專家、湖北省第二師范學院教授雷建軍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分享。雷教授以《生成式人工智能賦能基礎教育》為題,深入淺出地從人工智能發展簡史、人工智能思維、人工智能大模型和AIGC在教育中的應用與實踐四個方面展開講解。他通過豐富的案例和通俗易懂的語言,為參會人員梳理了人工智能的發展脈絡,剖析了其在教育領域的巨大潛力,為大家打開了新思路。

專題培訓現場。通訊員供圖
討論交流階段,與會人員分成6組開展熱烈討論,思源實驗學校和6個小組代表圍繞學校人工智能教育工作組織架構、教師培訓、資源配置、教學應用等方面分享經驗。大家各抒己見,碰撞出思維的火花,為解決實際工作中的問題提供了諸多寶貴的建議和方法。
會議強調,要強化思想引領,人工智能作為引領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新賽道,是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提升教師專業素養和學校治理水平的有效途徑,全縣教育工作者在智能時代的浪潮中,要做勇立潮頭的“沖浪者”,不做固步自封的“溺水者”。要明確任務目標,通過實施“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課程建設、人工智能賦能教師能力提升和發展、人工智能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發展、學生人工智能整體素養提升、人工智能教育重點應用場景建設和人工智能優化教育教學評價”六大行動,逐步實現人工智能在“助育、助教、助研、助管、助評”等領域的普遍應用。要注重學習提升,全縣教育工作者要克服惰性思想和為難情緒,通過分層分類組織、線上線下結合、理論實踐并重,全員參與人工智能教育培訓,全力打造一支精通人工智能教育的高素質教師隊伍,為教育強縣建設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