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文燕飛) 鐵三處社區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以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為載體,將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建工作與基層社會治理工作相結合,堅持“黨建引領、互嵌共融、共同治理”理念,打造各族群眾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的生活環境。通過各民族在空間、情感、社會、經濟、文化、心理等全方位嵌入,促進各族群眾廣泛交往交流交融,構建各民族互嵌式發展的社區治理共同體。
聚焦黨建引領,構建互嵌式多元體系。始終堅持以黨建引領為核心,緊貼各族居民所思所想所盼,健全包聯、聯席、聯結“三項制度”,將各民族互嵌式發展融入黨的建設,積極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體系,引導各族群眾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打造多元主體、多元參與的民族治理新格局。充分發揮社區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為各族群眾辦好事、辦實事、解難題,促進各族群眾手足相親、守望相助,共建美好家園、共創美好未來。
聚焦六共模式,推動互嵌式融合發展。一是打造共居環境,實現空間互嵌。社區依托小區長廊、涼亭等景觀,因地制宜打造“一廊(民族團結進步長廊)、一館(紅色教育展館)、四室(民族團結實踐室、民族團結活動室、民族團結文化室、民族團結生活室)、一廣場(同心廣場)”等活動和教育陣地,全方位、多角度將民族團結進步等元素融入群眾日常生活當中,引導各族群眾共同締造設施齊全、環境優美、人文和諧的幸福家園;通過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共建和美家園”等活動,整修樹木、清理雜草等1300平方米,清理清運生活垃圾260余噸,不斷提升小區治理水平,激發了各族群眾參與社會治理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營造和諧共處的人居環境,打造“幸福鐵三”共同精神家園,實現區域物理空間融合,讓居民安居樂業。二是營造“共學”氛圍,實現文化互嵌。傳承弘揚“逢山鑿路,遇水架橋”團結奮進的鐵道兵精神,開設“石榴紅”課堂,通過講述紅色小故事、學習宣傳黨的民族理論政策、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宣講等系列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活動,組織開展“最美統戰人”、“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等評選表彰活動,不斷增強各民族群眾的情感聯系、文化共性、心靈共鳴,形成具有本社區特色的文化共同體,促進各民族在文化上相互尊重、相互欣賞、相互學習、相互借鑒,凝聚各族群眾團結奮進的思想共識。三是統籌“共建”資源,實現服務互嵌。發揮基層黨組織核心作用,持續深化“社區黨委兼職委員制度”,有效整合轄區內人力、物力、組織、文化等各類資源;深化拓展常態化共駐共建機制,找準“共治共建共享”切入點和著力點,組織開展鄰里學、鄰里幫、鄰里情、鄰里和等實踐活動,不斷提升社區服務的廣度和深度,切實把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服務做到群眾心坎上。四是堅持“共享“原則,實現情感互嵌。以各族群眾需求為導向,聚焦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凝聚群眾智慧,充分發揮好“社區民意聯絡站”、“三方聯動”協商會、居民代表大會、黨員大會、“院子會”等議事決策協商平臺,累計征求各民族群眾對社區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環境整治、困難群眾生活等方面意見建議和訴求115條,為各民族群眾提供幫代辦、咨詢引導、糾紛調解、幫困解難等周全細致的服務120余次。在強化服務、打牢基礎、營造氛圍上下功夫,營造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良好氛圍。五是形成“共事”模式,實現就業互嵌。社區以政策咨詢、法律服務、志愿服務、就業服務、便民服務、商戶聯誼為基本支點,為各族居民實現共同富裕提供多元化的服務與支持;積極打造家門口就業服務站,提供零距離就業服務,目前,組織社區區各族群眾參加職業技能培訓16人,提供崗位信息100余條,讓6名社區居民走上了就業崗位;在基層治理議事協商中,堅持做到群眾事群眾議,引導各族群眾的積極參與,促進了共治和智治的有效推進,基層治理能力得到穩步提升。六是開展“共樂”活動,實現心理互嵌。以鐵道兵精神文化為載體,以傳統節日節慶為契機,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黨建+鄰里中心、教育基地等活動陣地,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寓教于樂、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加深各民族群眾之間的感情,進一步加強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深入開展“五進”“三結合”活動,將活動與社區黨建、社區服務、社區治理相結合,引導各族群眾同心同行、同頻共振,共同打造出幸福、和諧、文明的各民族團結大家庭。
聚焦共同治理,構筑互嵌式治理格局。始終以“同心聚力 共同締造”為目標,持續打造“一家親·石榴紅”品牌,堅持“五小五大”工作法,引導各族群眾進一步樹牢“四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聚焦社區治理難題,充分激發各民族群眾“主人翁”意識,堅持以各民族群眾為主體,發動各民族群眾積極參與小區環境提升、文體娛樂、志愿服務、鄰里互助等活動30余次,匯聚各方力量共同參與社區建設;倡導“民族團結一家親,公益服務暖人心”的志愿服務互助理念,通過小公益彰顯大愛心,積極組織各民族群眾參與社區創文、義務巡邏、關心關愛等志愿服務活動48次。今年以來,社區累計為群眾辦理實事200余件,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新格局。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