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龔偉)在醫學領域,超級細菌一直是令人談之色變的存在,它們對傳統抗生素有著極強的耐藥性,使得許多常規治療手段束手無策。日前,在十堰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重癥醫學科,一場與超級細菌的戰斗中,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取得奇效,為一名危重患者帶來了生的希望。
兩個月前,79歲的陳先生因出現大面積腦梗住進了家附近的醫院,后病情進一步惡化出現重癥肺炎,在當地醫院ICU住了一個多月后,病情一直未見明顯好轉。患者家屬回憶道:“最開始他呼吸微弱,咳嗽、痰抽不出來,幾乎就是沒有生的希望了。”在朋友介紹下,患者家屬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找到了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重癥醫學科。
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李潔介紹,患者入院時仍是氣管插管狀態,體溫最高達39.6度,感染的是耐碳青霉烯酶基因的肺炎克雷伯菌,這是一種目前極為厲害的耐藥菌,幾乎沒有抗生素可用。面對這一棘手情況,救治團隊決定另辟蹊徑,從中西醫結合的角度“破局”。
醫生介紹,重癥肺炎呼吸機不能脫機的患者,治療主要以抗生素抗感染為主,但患者在外院培養出耐藥菌感染,已無可用抗生素。于是,救治團隊在加強營養支持、做氣管切開促進痰液引流等西醫技術支持的背景下,精準加入中醫藥療法,因人因病施治。李潔主任表示:“我們根據患者耐藥菌感染以及呼吸機不能脫機這兩個核心問題,從中醫角度分析其病機為正氣不足、邪毒內服,于是給患者開了扶正祛毒湯,方子中重用黃芪,黃芪用量最大時達120克。”
在服用完第一劑中藥后,患者的體溫高峰開始下行,服用三天后體溫恢復正常。但此時,新的問題出現了——患者出汗非常厲害,每天出汗量達數千毫升,且患者煩躁,治療配合程度差。針對這一情況,救治團隊第一時間調整中醫治療方案,加入滋陰斂汗的中藥,改善患者出汗及精神狀況。
5月20日復查CT顯示,患者肺部感染已完全吸收,且不再發熱,精神狀態良好。患者家屬感激地說:“通過這十幾天的治療,在全體醫護人員的精心照顧下,把老爺子從死亡邊緣拉了回來,他們的技術真的令人敬佩。”
近年來,十堰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重癥醫學科以“急危重癥救治和多器官功能替代支持”為特色,充分發揮中西醫結合治療優勢。在治療耐藥菌感染、改善呼吸肌疲勞、糾正脫機困難及重癥腦病早期促醒、早期康復、改善神經功能康復方面具有明顯優勢。針對膿毒癥等危重癥患者常見的腸功能障礙,采用集束化調腸方案進行干預,使得危重癥患者的早期腸內營養治療得以順利開展。針對氣道分泌物、痰液多的重癥肺病患者,在現代醫學抗感染、化痰等基礎上,結合中醫循經震動拍背方法,可以進一步提高患者的氣道廓清能力,改善痰液引流。針對現代醫學治療難點,科室目前共計開展近十種各類中醫特色療法, 在臨床上取得了顯著效果。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