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傅玨)5月26日下午,湖北醫藥學院與十堰市第一中學在市一中南校區團校教室聯合舉辦“粽情端午 中外共融——大中小學外語課程思政一體化建設之文化交流活動”。來自兩校的師生齊聚一堂,通過傳統文化展示、跨文化互動體驗等形式,共慶端午佳節,探索外語課程思政教育與文化傳承的創新路徑。
搭建文化橋梁:外語課程思政教育貫穿學段銜接

交流活動現場。通訊員 供圖
活動以大中小學外語課程思政一體化建設為核心目標,旨在通過跨學段、跨文化交流,增強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與傳播力。十堰一中黨委書記、校長馬向東在歡迎辭中表示:“高中階段是價值觀塑造的關鍵期,此次與大學合作開展文化交流,既是對‘大思政’育人格局的實踐,更是讓傳統文化在青年群體中‘活起來’的有益探索。”湖北醫藥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委員袁文致辭:“將端午節所蘊含的家國情懷、文化精神融入思政教育,能夠引導學生在跨文化對話中厚植文化自信,這正是課程思政一體化的應有之義?!?/p>
中外師生共融:多維互動演繹文化魅力

交流活動現場。通訊員 供圖
活動現場,中外師生通過多元形式展現端午文化的深厚內涵。十堰一中高一年級學生方子瑜用流利英語講述端午節起源與屈原精神,將“路漫漫其修遠兮”的求索精神轉化為國際化表達;高二年級高峰班學生演繹的端午節主題英語短劇,以戲劇形式重現民俗場景,贏得陣陣掌聲。
湖北醫藥學院留學生帶來的太極拳與功夫雙節棍表演成為亮點。留學生們一招一式盡顯中華武術神韻,剛柔并濟的演繹讓現場師生感受到傳統文化的國際傳播力。
最具煙火氣的包粽子環節將活動推向高潮。中外學生分組協作,從粽葉折疊、糯米填充到棉線纏繞,在手把手教學中感受端午民俗的溫度。來自巴基斯坦的留學生卡米表示:“第一次包粽子很有趣,原來每一片粽葉都包裹著中國文化的味道?!?/p>
學科協同創新:外語學科賦能文化傳播

交流活動現場。通訊員 供圖
作為活動發起方與組織者,湖北醫藥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外語課部充分發揮學科優勢,將語言教學與文化傳播深度融合。外語課部負責人傅玨老師介紹:“此次活動是‘用外語講好中國故事’的教學實踐。從指導學生用英語詮釋端午文化,到引導留學生通過武術表演實現文化轉譯,本質上是培養‘既有中國心、又有世界眼’的復合型人才。” 兩校后續將圍繞武當文化、漢水文明等地域特色,開發大中小學貫通的外語課程思政校本資源,推動文化交流常態化。
活動成效凸顯:構建思政教育新生態

交流活動現場。通訊員 供圖
本次活動吸引了兩校百余名師生參與,現場氛圍熱烈,互動頻繁。十堰一中黨委副書記石彬指出:“大學資源下沉中學,不僅為高中生提供了接觸多元文化的平臺,更讓思政教育從‘單向灌輸’轉向‘雙向互動’,這種跨學段協同模式值得進一步推廣。” 活動結束后,中外學生互贈禮物,不少留學生表示將把粽子制作技藝與端午故事帶回祖國,讓更多人了解中國傳統文化。
此次“粽情端午 中外共融”活動的順利舉辦,是湖北醫藥學院與十堰市一中在大中小學課程思政一體化建設中邁出的堅實步伐。未來,兩校將以傳統文化節日為載體,持續深化合作,打造“沉浸式”思政教育場景,讓文化傳承與思政育人在跨學段、跨文化的對話中實現同頻共振。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