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劉登、許海濤)科技助推教育高質量發展,人工智能賦能教育數字化轉型。6月12日至13日,湖北省十堰市竹山縣2025年人工智能骨干教師培訓正式開班實訓。來自竹山縣中小學校分管教學副校長、教務主任、學科骨干教師、信息技術教師等160名基層一線教育工作者,共同開啟為期兩天的人工智能學習之旅。

竹山縣2025年人工智能骨干教師培訓正式開班實訓。 通訊員 供圖
本次培訓以“智啟未來 賦能成長”為主題,培訓內容涵蓋人工智能的基礎知識、技術應用、DeepSeek大規模全景應用實操、智教融合、互動式教學案例設計等多個方面;培訓中,在人工智能領域有著深厚造詣的專家學者華中師范大學鐘正博士為參訓學員帶來前沿的理論知識和實用的教學方法;湖北汽車工業學院人工智能學院團隊圍繞人工智能基礎理論、技術應用、智教融合實踐、互動式教學案例設計等核心內容以師生互動、現場手把手教學方式,全方位助力教師掌握人工智能教育核心技能。

華中師范大學鐘正博士為參訓學員帶來前沿的理論知識和實用的教學方法。 通訊員 供圖
為期兩天的培訓,參訓學員“全員充電”,從認知人工智能到系統地學習到掌握人工智能的核心理念和技術,提升人工智能素養。來自竹山縣南部最遠端的竹山縣柳林鄉九年一貫制學校教師馮亞麗信心滿滿的說:“ 通過本次培訓我收獲頗多,我不僅系統的認識到了人工智能在教育領域的核心價值,更掌握了智能備課,用AI測評提升教學的基本方法。我深刻的認識到人工智能打破了傳統教育的局限性。未來,我將用AI賦能課堂,為每位學生提供更高效、更有創造性的教學,助力學生快樂成長”。
作為學科骨干教師的竹山縣張振武小學教師周帷一在交流分享時談到“ 通過本次培訓,我們不僅掌握了DeepSeek大模型在備課、授課、評價等全流程的創新應用,更深刻理解了AI賦能教育的意義。 未來我將始終堅持教師主導,AI輔助的原則,為課堂注入新動能 ”。

AI驅動教師成長。 通訊員 供圖
今年是竹山縣教育局教育改革創新的關鍵之年,該局積極探索人工智能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路徑,實行教師主動+人工智能“1+1+N”模式(一個分管教學副校長和一名骨干教師和多名教師),助推人工智能賦能教學落地見效。通過培育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人工智能骨干教師隊伍,帶動全員教師將人工智能運用到全科教學,實現以教師主導,人工智能輔助,精準定制個性化學習方案,精準把握學情,精準優化教學策略,打造更優質高效的學習體驗,助推人工智能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為教育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