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李毓霞)“馬主任,我現在恢復得很好,感謝您和專家們的救命之恩!”6月17日,是劉先生(化名)從十堰市太和醫院感染科出院滿兩個月的日子,他特意給主刀專家馬德強發來微信報平安。這條信息背后,是一場驚心動魄、與死神賽跑的132分鐘生命救援。
凌晨突發嘔血,命懸一線
時間回溯到4月17日凌晨。劉先生在家中毫無征兆地突發大嘔血,情況極其兇險。被緊急送至太和醫院急診科時,他的血壓已暴跌至80/50 mmHg(遠低于正常),血色素僅剩36g/L(約為正常值130g/L的四分之一),意識模糊陷入嗜睡,生命體征垂危。家屬告知醫生,劉先生2018年即在該院感染科確診肝硬化。急診科迅速聯系感染科。
感染科值班醫生迅速評估,發現患者血氧飽和度也在持續下降,當即將其轉入重癥醫學科(ICU)。ICU主治醫師肖輝果斷應對:緊急應用大劑量升壓藥物維持循環,急診檢查確診為“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大出血”。除止血藥物外,肖輝醫生立即為患者置入“三腔二囊管”壓迫止血,并啟動緊急大量輸血方案。
ICU團隊的全力搶救,暫時穩住了劉先生岌岌可危的生命體征,為后續治療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兩天后,劉先生血壓有所回升,血氧勉強穩定,神志略有改善,但致命性的出血仍未止住。
生死決策:背水一戰,挑戰高難TIPS
入院第二天,面對持續惡化的出血,感染科主任孟忠吉教授緊急組織多學科病情討論。專家共識明確:患者出血量大、血壓依賴升壓藥、血氧低、意識障礙,隨時可能猝死。雖經ICU搶救病情略有改善,但藥物止血效果不佳,持續失血終將致命。專家們一致認為,此時實施“經頸靜脈肝內門體分流術(TIPS)”是止血成功幾率最高的方案,且刻不容緩,再拖延恐將失去手術機會。
然而,術前CT顯示的巨大困難擺在眼前:患者肝硬化極其嚴重,肝臟體積顯著萎縮,門靜脈內存在大量血栓—這些都極大增加了手術難度和風險,直接威脅手術成功率?!熬让缇然?!”專家團隊頂住壓力,果斷拍板實施急診TIPS手術,并針對術中可能出現的各種險情制定了詳盡的應急預案,決定由感染科經驗最豐富的微創介入團隊——主任醫師馬德強、副主任醫師丁德平、主治醫師羅森主刀。
132分鐘驚險手術:精準化解術中危機
經過周密的術前準備,手術團隊于4月19日為劉先生實施急診TIPS手術。盡管預案充分,術中仍驚現險情:在關鍵的穿刺步驟中,患者血壓突然驟降至危險臨界值!主刀的馬德強臨危不亂,立即指揮護士加速補液、加大升壓藥劑量,同時與丁德平、羅森緊密配合,以最快速度完成肝動脈造影。造影結果揪出“元兇”—肝內一處活動性出血點!團隊當機立斷,精準實施栓塞止血,患者血壓終于逐漸回穩。
在隨后的操作中,團隊憑借精湛技藝和默契配合,克服了肝臟萎縮和門脈血栓的重重困難。經過132分鐘的緊張奮戰,成功在肝內建立起有效的分流通道,并徹底栓塞了出血的曲張靜脈。更關鍵的是,他們巧妙地使用支架撐開了門靜脈內的血栓,確保了門靜脈血流的通暢。手術宣告成功,術后即刻拔除了患者胃內的三腔二囊管。一周后,劉先生順利出院。
回顧這場驚心動魄的搶救,丁德平強調:“該患者能夠搶救成功,關鍵在于我院感染科微創介入團隊高超的技術水平、勇于擔當的精神、直面困難的勇氣以及對手術時機的精準把握”他同時指出,“劉先生罹患乙肝多年卻未接受規范抗病毒治療,直到50歲確診肝硬化才開始用藥,此時肝臟已發生不可逆的嚴重損害,導致靜脈曲張破裂大出血。這個慘痛教訓,為所有乙肝患者敲響了警鐘:務必盡早規范治療,定期隨訪,預防肝硬化及其致命并發癥的發生。”
太和醫院感染科(肝病中心)作為湖北省臨床重點???、國家衛健委腫瘤微創介入(肝癌方向)建設中心、湖北省肝癌精準診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能開展多項肝臟疾病微創介入技術,為廣大肝病患者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