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劉子航 劉睿)近日,房縣人民法院通過精準查控與協調聯動,成功扣劃被執行人持有的理財型保險產品,為某銀行追回拖欠多年的金融借款本息共計35萬余元。
案件源于某銀行房縣支行與被執行人龔某、楊某的金融借款合同糾紛。經房縣法院依法審理,判決龔某、楊某償還借款本金100萬元及相應利息。法律文書生效后,兩名被執行人未在法定期限內履行還款義務,該銀行遂向房縣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案件進入執行程序后,法院立即啟動執行辦案網絡查控系統,對兩名被執行人的存款、有價證券、工商登記信息、第三方支付平臺及理財產品等財產情況進行全面查詢。執行法官通過網絡查控系統發現被執行人楊某名下銀行存款22,000余元,并迅速予以扣劃。然而,這筆款項與百余萬元的執行標的相去甚遠,執行工作一時陷入僵局。
面對這種情況,執行法官沒有放棄,而是對查控系統反饋的各類信息進行深入分析,尋找可能被忽略的財產線索。經過對網絡查控系統反饋信息的仔細甄別,執行法官發現被執行人楊某在某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購買有一款理財型保險。系統顯示該保單保險賬戶價值約1萬余元,雖然數額不大,但這一線索引起了執行法官的重視。
執行團隊立即前往位于十堰市的某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準備扣劃該保險產品的現金價值。在某保險公司,工作人員告知執行法官,系統顯示的這個保單賬號實為分紅型保險,可扣劃現金價值約15萬元。同時,執行法官還查詢到,被執行人楊某在該公司還有一分紅型保單,可扣劃余額也在15萬元左右。發現這一執行線索后,執行法官迅速與保險公司溝通協調,第一時間拿到了該保單賬號。
獲取保單賬號后,執行人員迅速補齊相關手續,當日即完成全部扣劃工作。經過一周財務處理,兩筆保險金額共計約35萬元全部劃入法院賬戶。執行法官于到款次日即將該筆款項發放給申請人。此次成功扣劃不僅部分實現了申請人的債權,也為進一步查找被執行人其他財產線索創造了有利條件。案件成功執行后,承辦法官表示:“此案的關鍵在于執行人員對財產線索的敏銳把握和保險公司的通力協作”,司法機關與金融機構建立的執行聯動機制,為破解執行難問題提供了新的路徑。
執行聯動作為切實解決執行難的重要舉措,需要繼續打破各部門、企業信息壁壘,實現信息共享,共同提升執行質效。房縣法院將不斷深化與金融機構、行政機關及相關企業的協作配合,通過建立更加暢通的數據共享機制和更加高效的協同辦案流程,進一步拓展對被執行人各類財產的查控范圍和處理效率,更好地兌現司法為民承諾。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