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劉景麗 饒曾)碧波蕩漾的丹江口水庫,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核心水源地,已累計向北方輸送超過725億立方米的清澈水源。在這片至關重要的水源地,國網丹江口市供電公司的電力“守井人”肩負著雙重使命,既守護萬家燈火的明亮,又保護一泓清水的純凈,譜寫出一曲綠色發展的時代和弦。

電力設備維護。通訊員 供圖
一庫清水 紅色身影守護生命之源
丹江口水庫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核心水源地,其生態保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國網丹江口市供電公司電力“守井人”將守護水源視為自己義不容辭的重要使命。每月,會定期組織前往包聯庫岸線所在的丹江口市均縣鎮羅漢村,開展守水護水清漂志愿活動。志愿者們身著醒目的紅色馬甲,手持各種打撈工具,劃著小船穿梭于庫岔河面,認真清理庫岸沿線的垃圾及水面漂浮物,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影響水質的小角落。
為了將保護行動常態化、長效化,該供電公司組建了13支電力“守井人”服務小分隊。這些小分隊常態化活躍在丹江口市的各個角落,積極開展“小水滴”“凈岸護水”“植樹造林”等生態保護行動。隊員們不僅身體力行,親自參與到各項環?;顒又?,還積極向周邊的群眾宣傳環保知識,帶動大家共同參與到節水護水的行動中來,讓綠色理念在庫區生根發芽,逐漸形成全民參與的良好氛圍。

清理庫岸沿線的垃圾。通訊員 供圖
綠色動能 屋頂光伏照亮低碳轉型
在綠色發展的道路上,國網丹江口市供電公司聚焦于清潔能源的利用,助力企業實現節能減排的目標。在丹江口農夫山泉生產基地的上方,一片蔚藍色的光伏板猶如一片“發電海洋”,靜靜地吸收著陽光,將其轉化為源源不斷的電能。這座裝機容量高達15.55兆瓦的屋頂電站,年均發電量可達1421萬千瓦時,不僅成為企業的“綠色存折”,為其節省了可觀的電費開支,更相當于種下了77.9萬棵樹,有效減少了碳排放量。每一瓶從這里生產的礦泉水,都融入了陽光能量的綠色印記,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雙贏。

電力設備維護。通訊員 供圖
在漢丹港的碧波之畔,300千瓦的躉船系泊岸電為游輪注入清潔動力。采用水下0.8米柔性特制電纜布局,有效保護生態環境,可伸縮的充電裝置,僅需兩小時便能充滿整日航程所需的電力,成本比傳統燃油降低了30%。按照規劃,未來三年內,整個庫區的467艘船只將逐步實現電動化。屆時,漢江的水汽晨霧之間,將徹底告別柴油尾氣的污染,迎來更加清潔、美麗的生態環境。
與此同時,該供電公司常態化開展節能診斷服務,根據企業的實際需求,量身定制并推廣光伏、儲能等清潔用能方案。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舉措,全年幫助企業減少碳排放超過1.4萬噸,清潔電能正繪就水源地“綠電好光景”,為庫區的綠色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精準調荷 提升城鄉用電質量
電網是民生保障的“生命線”,更是庫區發展的“動力源”。今年以來,國網丹江口市供電公司錨定“卓越供電服務品質”,聚焦于城鄉用電需求,以精準調荷為抓手,持續加大配網建設的力度,全力提升供電的可靠性與用電質量,確保高負荷保供期間服務不打折扣。
面對今年夏季持續高溫與暴雨天氣疊加的雙重考驗,該供電公司堅決扛牢電力保供首要責任,以“嚴細實”的工作作風筑牢電網防線。從城區老舊線路的改造到農村電網的升級,從工業園區供電保障的優化到庫區偏遠村落電力覆蓋的完善,各專業部門多維發力,逐項梳理用電的痛點、難點,制定“一區域一方案”“一線路一策略”,建立“監測、分析、治理、走訪”閉環管理機制,有效破解迎峰度夏期間低電壓難題,確保高負荷時段群眾用上“穩當電”;同時,借助智能調度系統實現精準調荷,在保障工業生產、農業灌溉、居民生活用電穩定的同時,進一步提升電網運行的效率??煽糠€定的電力如同“暖流”,流淌在丹江口的城鎮鄉村,為庫區群眾的幸福生活與地方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無論是烈日炎炎的盛夏,還是寒風凜冽的冬日,電力“守井人”始終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奮戰在電網建設與維護的第一線。在國慶佳節來臨之際,他們提前部署、周密安排,加強線路特巡特維,落實應急保障措施,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投入保電工作,確保節日期間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和電力可靠供應,讓千家萬戶的光明與祥和得以守護,為庫區百姓的幸福生活與地方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電力支撐。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