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王浩)今年以來,天寶鄉深入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浦江經驗”,持續完善社會治理體系,錨定“調處關口前移、治理依法依規”目標,通過推動黨員干部直面群眾、直擊現場、直視問題,扎實做好群眾工作,用心用情辦好群眾“家門口的事”。
直面群眾,讓“群眾跑路”變“干部跑腿”。天寶鄉堅持把“方便群眾”作為矛盾調處工作的出發點,嚴格落實領導干部基層聯系點制度:每日安排1名班子成員在鄉綜治中心值守,確保群眾反映的矛盾糾紛“隨時有人受理、及時得到回應”;推行“老帶新、傳幫帶”模式,為全鄉21個村每村配備1名有經驗的干部和1名年輕干部,每周一、周五定期開展全覆蓋矛盾糾紛大排查,實現“問題早發現、苗頭早干預”。通過主動推動調處力量下沉、關口前移,變“群眾上門求助”為“干部主動排查”,切實打通基層治理“最后一公里”,把調解服務送到群眾身邊。

調解服務現場。通訊員 供圖
直擊現場,讓“模糊表述”變“清晰事實”。針對高速征遷、山林土地邊界及流轉等易引發糾紛的重點難點領域,天寶鄉始終秉持“現場核實、源頭化解”的工作原則,由鄉綜治中心牽頭,聯合司法所、自然資源所等相關職能部門組成聯合調處小組,第一時間深入問題現場。通過實地勘查、精準測量、走訪知情群眾、查閱歷史資料等方式,全面客觀掌握第一手情況,厘清糾紛緣由;隨后結合法律法規、政策依據和調查事實,向當事人耐心解釋、明晰利害。這種“深入一線察實情、直面雙方聽訴求”的工作方法,有效避免了因信息不對稱產生的誤解,致力于在事實基礎上促成和解,確保每一起調處結果都公平公正、令人信服,真正用“腳步丈量民情”,以“實干化解紛爭”。

調解服務現場。通訊員 供圖
直視問題,讓“拖延應付”變“高效化解”。為確保群眾反映的矛盾糾紛“受理及時、處理到位”,天寶鄉嚴格落實首接負責制,對排查受理的各類糾紛,實行全流程跟蹤管理。對事實清楚、爭議不大的簡易糾紛,力爭當場調解、就地化解;對情況復雜、涉及多方或一時難以解決的疑難糾紛,及時上報鄉綜治中心,啟動“研判—交辦—辦理—督辦—反饋”閉環管理機制,通過召開專題協調會,集體研究制定調解方案,明確責任單位和化解時限,確保糾紛“案案有人管、件件有回音”。
據統計,今年以來,天寶鄉累計受理并介入調處各類矛盾糾紛174件,成功化解169件,化解率達97%。“群眾之事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未來,天寶鄉將持續堅守“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以“不推諉、不拖延”的態度抓實矛盾調處工作,撲下身子解民憂、沉下心來化矛盾,切實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