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郝金鑫)2025年夏天,十堰地區遭遇持續高溫、缺電預警、最大負荷、極端天氣等多重考驗,供電保障工作經歷大戰大考。
面對嚴峻考驗,國網十堰供電公司堅決扛牢電力保供責任,廣大干部職工在難中求成、穩中求進,以提供安全可靠的電力供應作為一切工作的立足點和出發點,積極組織電力資源,抓實抓細電網調度、設備運維、優質服務、應急聯動等措施,全力以赴為十堰經濟社會穩定運行提供堅強電力保障。
超前謀劃強主網
今年夏天,十堰地區高溫天氣在強度、持續時間上均超過2024年及歷史同期,呈現出時間早、影響范圍廣、極端性顯著等特征。十堰電網受此影響,最大用電負荷四創歷史新高,7月16日首次突破265萬千瓦,同比增長23.6%,增幅全省第一。入夏后用電負荷持續保持高位運行。國網十堰供電公司超前謀劃、系統布局,加快重點工程建設,強化調度運行管理,交出平穩保供答卷。

工程驗收。通訊員 供圖
早在夏季用電高峰來臨前,公司加快一批電網工程建設,夯實保供基礎。6月16日,220千伏子胥湖輸變電工程投運,優化了十堰西北部電網結構,顯著提升區域供電可靠性。同步完成110千伏水都、黃柿、棗園等主變增容工程,以及十堰城區張灣、中心、李家崗等主變負荷優化工程,使負荷分配更均衡,從網架上筑牢夏季供電基礎。
為應對電網負荷尖峰時刻,公司優化電網運行方式、精準校核設備能力、加快新能源并網、爭取電力資源等措施,多方籌集電力資源保供。健全“政府主導、政企協同”保供體系,加強向政府匯報溝通,積極爭取各方理解和政策支持,不斷提升供電保障能力。堅持內外并舉、統籌協調,最大化發揮跨區通道受電效益,強化市縣間電力互濟,新增煤電、光伏等支撐性電源,促進源網荷儲協同優化,同時挖掘需求響應資源,確保電力供應平穩有序。
通過采取系列措施,公司統籌發力、精準調度、優化供給,度夏期間累計供電量達22.3億千瓦時,累計發電量達27.8億千瓦時,電力供應充足、電網運行平穩。高溫大負荷期間,公司以客戶為中心推出帶電作業、應急發電等特色服務舉措,保障客戶放心用電。盡管面臨較往年更繁重的壓力和挑戰,但職工隊伍主動作為,以更高標準、更實舉措攻堅克難,工作成果顯著提升。電網整體運行平穩,未發生超供電能力、超穩定極限、超設備承載力事件,交出了優秀答卷,彰顯了公司的過硬實力。
主動運維保穩定
8月4日12時,丹江口市六里坪鎮驕陽似火,輸電運檢分公司四級工匠劉金平在220千伏順當線319號鐵塔附近特巡時,發現一輛大型挖掘機正臨近線下施工。作為這條線路的設備主人,他憑借對設備的熟悉程度,快速研判管控,立即上前提醒,制止了一起線下外力破壞事件的發生。

無人機智能巡檢。通訊員 供圖
夏季用電高峰疊加極端天氣,國網十堰供電公司錨定“設備穩定運行”目標,在“人防+智防”基礎上深化“設備主人制”,讓運維人員化身設備“貼身管家”,全領域筑牢電網屏障,守護市民清涼度夏。
責任落實到人,精細運維遍布各座變電站和各條輸電線路。在李家崗110千伏變電站,運維人員提前調試自主研發的自動噴霧裝置,可以使主變壓器的溫度降低10到12度左右。在配電運維領域,106個供電所共開展8期“百人百機百日攻堅”無人機巡檢,精準發現缺陷893處,治理大檔距裸導線124處。
“我們全面推廣設備主人制度。它不是簡單地把一座站或一條線路交給一個人,而是讓責任和制度有了一個‘落腳點’和‘閉環點’。”公司運維部負責人左陵介紹,以“設備主人制”激活運維效能,今年上半年,變電專業帶電檢測量增長35.2%,處理嚴重缺陷142起;輸電專業清理樹障547處,消除外破隱患44處,實現110千伏及以上線路外破“零跳閘”;配網故障跳閘同比下降29.1%,停電時戶數下降62.1%。
強化線路防雷治理,在強對流天氣導致地閃密度同比上升77.4%的情況下,主網設備停運次數同比降低36.1%,通過備自投裝置正確動作,避免負荷損失數萬千瓦時,保障社會用電平穩。
專項攻堅夯根基
“舊變壓器運行久了故障多,換了新設備,不僅用電更穩,我們夏天開空調也更安心!”6月15日,十堰市茅箭區朝陽路華源巷居民看著帶電作業完成的新變壓器,連連稱贊。當日,電力檢修人員頂著高溫,在保障居民“零感知”用電中完成老舊變壓器更換。

桿塔組立工作。通訊員 供圖
迎峰度夏前,國網十堰供電公司先后開展三輪電網設備隱患排查,精準鎖定變壓器、繼保裝置等關鍵設備的潛在問題。結合春檢工作,公司集中力量推進設備升級改造,解決老舊設備損耗大、故障風險高等問題。對14套110千伏及以上繼保裝置進行技術升級,有效降低保護誤動風險,從源頭提升設備安全運行水平。優化南嶺等16座變電站備自投功能,讓變電站快速復電能力顯著增強,為電網穩定運行筑牢第一道防線。
針對城區配網的重載主變,該公司量身定制“一主變一方案”,編制《十堰城區負荷轉移均衡方案》,通過實施6個負荷均衡項目、新構建7條10千伏聯絡線路、調整47條聯絡線運行方式,累計轉移負荷65.48兆瓦,大幅緩解午高峰時段主變運行壓力。同時,開展配網感知能力提升專項攻堅,房縣、竹山公司超前完成“5?30”攻堅任務,鄖縣公司結合22條線路狀況,對73臺開關、48臺遠傳故障指示器改造升級,推動配網設備感知精度與響應速度雙提升。
科技支撐成為服務升級的堅實后盾。公司深化數智化應用,市縣供指中心依托供指、用采等監測系統實時掌握配網故障信息,AI算法自動抓取停電數據,度夏期間分層推送故障短信45萬條,大幅提升網格服務風險感知度和搶修響應效率。針對農村臺區低電壓問題,公司發布6期風險庫,覆蓋3.6萬余戶,“本體治理+網格兜底”讓供電質量類工單下降31.25%。
從烈日下的帶電施工到數智化的精準服務,公司以主動排查、精準治理、效能提升為途徑,用一系列務實舉措將隱患消除于萌芽狀態,筑牢電網穩定根基。
應急保電提效能
2025年,漢江流域遭遇持續干旱,全年已有12次極端天氣輪番考驗。國網十堰供電公司扛住保供壓力,受理工單呈下降趨勢。7月上旬,根據氣象局發布的暴雨強對流紅色預警,采取多種舉措預防強對流天氣對線路、設備的影響,110千伏以上輸變電設備穩定運行,但鄖西、鄖陽等地配網設施受損嚴重,一場應急保電攻堅戰迅速打響。

為受災村民架線送電。通訊員 供圖
強降雨突襲后,公司第一時間啟動Ⅲ級應急響應,主動融入地方救災體系,嚴格遵循“水進人退電停、水退人進電通”原則科學搶險。鄖西上津、香口等鄉鎮受災最重,大雨阻斷道路、積水漫過鎮區一樓、通訊中斷,搶修工作舉步維艱。關鍵時刻,公司主要負責人親赴現場指揮,組織鄖西數百名搶險隊員日以繼夜奮戰,同期緊急調配巨能、開發區、鄖縣、東風等公司65名骨干馳援。在雙重力量攻堅下,搶險隊伍克服重重阻礙,僅48小時便實現重災區主干線通電、重要用戶復電,“十電速度”讓受災群眾在困境中感受到溫暖。
高效應急源于科學的機制。面對鄖西“7?9”特大暴雨,公司創新建立微會商機制,依托生產管控系統搭建“集中研判+前線指揮”雙線作戰體系,確保搶險指令精準傳遞、資源高效調配。同時,啟動“屬地為主、鄰縣支援、原集體企業補充”聯動機制,跨區域協作讓救援力量快速集結,同步緊急調撥搶修物資,為搶險提供堅實保障。
公司員工始終堅持“搶險不冒險”,及時發揮專業能力,提示安全風險,指導安全措施落實,緩解災區搶險應急壓力。乾興——東河220千伏輸電線路工程項目部的建設者們在災害來臨時提前疏散施工人員與當地村民,其事跡生動詮釋了“安全第一,人民至上”理念,獲得國家應急管理部通報表揚,彰顯公司對安全的重視和對生命的尊重。
迎峰度夏期間,從抗旱保供到暴雨搶險,從主網調度到設備消缺,公司黨員干部沖鋒在前,后勤、黨群工作協同發力,累計出動搶修人員5298人次、車輛1514臺次,以快速高效的應急響應、科學有序地統籌調度,筑起守護民生用電的堅固防線。廣大電力職工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有呼必應、有難必幫,用實際行動贏得了市民群眾的贊許和信任。
隨著天氣逐漸轉涼,十堰電網用電負荷日趨平穩,公司將繼續落實各項保電措施,做好下一步迎峰度冬和明年度夏供電保障專題研究,持續提升供電能力,為十堰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電力保障。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