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消息(通訊員 王旭 徐嫚)日前,隨州市人社局組織專班到隨縣,為27名“土專家”現場進行中級職稱評審。該局進一步深化職稱制度改革,打破常規,破除“唯論文、唯學歷”等門檻和壁壘,啟動了農村實用人才和非公企業中級職稱專項評審,不斷發揮職稱導向和政策激勵作用,努力培養造就一支鄉村振興和特色產業發展亟需的實用人才隊伍。
隨州市人社局局長劉熙發表示,人才是推動社會發展的第一要素,打造特色產業增長極、建設品質隨州,離不開高素質的人才隊伍支撐。人社部門積極對接市委、市政府“炎帝人才支持計劃”,創新工作機制,提升服務質效,以用為本鼓勵人才把論文答卷寫在田野里、車間中,打造“智力引擎”。
評審送到車間 賽場激發活力
“早晨把養殖場的事情安排好了到縣人社局參加評審,一會兒就弄好了。”提起不久前參加的隨縣農村實用人才中級職稱評審,萬福店鎮玉皇廟村淡水養殖業戶劉厚軍感慨地說道。
“為農村實用技術人才評職稱,是尊重人才的一項創舉,是對他們自身價值的一種認可。”市人社局專技職稱科負責人介紹說,“我市從2013年開始在鄉鎮農村實用人才中開展中級職稱專項評審,幾年來共為近200名基層農技專業技術人員評定了中級職稱。”
把評審送到車間。去年,市人社局先后為齊星公司拓展立體停車位項目和晶星科技、程力集團、江南專汽、永陽公司申報資質等,開展了123名專業技術人才資格特殊評審,滿足了企業拓展新項目、開發新產品、申報新資質的需要。評審中,學歷等條件進一步放開,讓優秀人才“輕裝上陣”。
評出標桿,賽出干勁。市人社部門還建立了職業技能競賽體系,把職業技能大賽作為推進我市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載體,讓更多優秀技能人才在一次次同臺競技中提升,“隨州工匠”在更高舞臺“閃光”。
2018年,市人社部門與其他職能部門聯合,先后組織開展了隨州市中職學校學生職業技能大賽、美容美發職業技能大賽、隨州市首屆茶業職業技能大賽和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隨州選拔賽;組織參加了2018年“湖北工匠杯”技能大賽——湖北省第二屆智能制造應用技術職業技能大賽和湖北省第十屆茶業職業技能大賽等技能大賽。
“高手過招”,隨州人才有為有位——在去年開展的全省優秀技能人才評選中,齊星公司的周璇和陳真2人分獲“湖北省技能大師”和“湖北省技術能手”榮譽稱號;“全國技術能手”評選中,市人社局推薦的祝成超、劉永喜2人入選享受省政府專項津貼表彰,周璇入選“全國技術能手”,成為我市首個享受國家級表彰的高技能人才。
引智彌補短板 挖潛盤活存量
人才結構不優、高層次人才緊缺,這是我市人才的現狀。市人社局積極行動,一方面招才引智,引進一批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為隨州服務;一方面內部挖潛,盤活用好現有存量人才。
借智發展,人社部門主動“走出去”。針對我市專汽產業發展人才緊缺現狀,市人社局將人才招聘活動與校企聯姻有效對接,多次組織赴武漢、十堰等地高校開展招聘活動。劉熙發帶領專班上門拜會湖北汽車工業學院負責人,促進雙方在戰略合作協議簽訂、科研項目研發、汽車研發人才培養、畢業生對口實習等方面達成了共識。
2018年,我市首次開展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公開招聘工作,為市博物館、隨州職院、市規劃局地理信息中心等單位引進3名碩士研究生,為人才引進開辟了一條“綠色通道”。
“引進一個人才,帶旺一個事業。”在隨州市中心醫院,人才紅利不斷釋放。該院近幾年引進高端人才17名,其中,從十堰太和醫院引進高端人才涂明利,填補了相關學科空白,現已成長為市中心醫院的學科帶頭人并進入了醫院領導班子。市人社局打破常規,主動服務,積極申報,該同志先后被批準享受市政府津貼和省政府專項津貼。
盤活用好存量人才,市人社部門激活人才機制,加大了企業科技創新帶頭人、企業研發人才培養計劃等項目的實施力度,會同相關部門每年組織市縣兩級科技創新帶頭人赴高校培訓。對7個急需緊缺人才特聘崗位,每個崗位資助5萬元支持經費,對1名省級企業研發人才培養計劃對象,資助培養經費5萬元,促進科技創新人才快速成長。
大力開展各類培訓,不斷提升技能人才培訓質量。針對我市企業用工需求和急需緊缺技能人才短缺現狀,去年,人社部門采取個性化服務,深入推進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和技師培養。2018年,全市共組織開展各類職業技能培訓330余場,培訓勞動者26160人次,有效促進了在崗職工崗位技能提升。
堅持人才強市 搭建合作平臺
“既可以在崗位上鍛煉自己,還能拿補貼。”2018年在市人事考試院參加了暑期實習的大學生呂亞蓓說。
堅持人才強市戰略,落實“我選湖北”計劃部署,從2017年開始,我市圍繞“隨州·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計劃”工作安排,積極推進大學生實習實訓工作。兩年來,先后有一萬多名大學生來隨參加實習實訓。
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實習實訓打開了我市年輕高學歷人才引進新的窗口,將探索制定從實習實訓大學生中定向擇優招聘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辦法,加大從實習實訓大學生中引進急需緊缺專業人才的力度。
深化市廳合作,推動雙方簽署的《共同推進隨州市創建經濟轉型升級和創新驅動示范城市的戰略合作協議》落地,深化人才引進,我市著力推進科研平臺建設,引進“智囊團”,推進科技成果在隨轉化、運用。湖北省專汽研究院、隨州武漢理工大學工業研究院與隨州專汽企業深度對接。
“研究院與隨州企業合作開展項目近20個,對推進隨州專汽轉型升級和科研成果轉化落地有著積極意義。”隨州武漢理工大學工業研究院副院長錢東升表示。
據介紹,從2006年我市在廣水市民化公司建立了首家博士后產業基地以來,我市已有14家企事業單位被省人社廳批準設立了“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在人社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湖北省專汽研究院、齊星公司等3家單位創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評審通過,實現了隨州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零的突破。一批新項目研發進展順利,為隨州汽車產業新產品開發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劉熙發表示,將認真落實中央、省相關政策,依托隨州特色產業,積極向上爭取人才項目,繼續將人才工作陣地向企業和相關行業輻射,營造尊才、愛才、護才的良好氛圍,讓人才工作成為品質隨州建設的“智力引擎”。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