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唐勇正在工作。
隨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王松
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泥,井下管網作業時頭上碰到的是泔水,鼻子聞到的是沼氣,手里接觸的是污泥,腳下踩的是糞便……這是常年奮戰在排水一線的下水道養護工的真實寫照。
而市城市防洪排水管理處職工唐勇,自18歲參加工作以來就一直堅守在這個崗位上,一干就是二十多年,他和養護所的職工們保障著全城排水主管網,被百姓親切地稱作“隨城地下管網守護神”。
身先士卒做行動的指揮者在最艱苦的環境中,身體力行、以身作則才是最好的指揮,最有說服力的不是大道理,而是行動。
維修井篦子和疏通排水管網是一項任務繁重的苦差事,工作環境十分惡劣,唐勇每次都是身先士卒、知難而上,將自己這滴“水”融入到群眾這條“河流”中。
不論是大規模還是小范圍的施工,唐勇總是和職工、民工們一起清掏、維修;管網清淤總是第一個下到污水井里爬一遍,試試管網里有沒有毒氣和腐蝕性污水;還要奔波于各施工點,聯系機械,調配人員,安排進度。施工間隙,隊員、民工可以休息,他還要檢查施工質量,考慮安排下一步施工計劃。
西護城河截污干管已建成投入使用4年,各種生活污水、生產工業廢水和污染物長期沉淀形成腐蝕物,臭氣熏天,危險重重。為解決管網堵塞問題,唐勇帶頭冒著生命危險在管道中爬行作業。每次作業出井后,衣服都被浸泡濕透,渾身上下沾滿糞便等污穢物。短短14天的時間,下井作業時間高達84個小時,完成了3800米截污干管的清淤排障任務。這是我市首次嘗試深度井下管網清淤作業,為城區污水管網清淤工作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唐勇就是這樣在排水設施養護最前線摸、爬、滾、打,用自己的行動,一次又一次圓滿完成了上級交給的任務。
細致入微做工作的有心人細節決定成敗,對平常工作中細微的小事不注意,往后就會釀成隱患。
養護隊日常工作就是壞了就修,看似簡單、一成不變的事情,實際上有很多講究。多年的工作經驗讓唐勇深知同樣的事,做法不一樣,效果就不一樣。
在平常檢查井的維修工作中,唐勇注意到大多數需要維修的檢查井是由于砌筑收口時沒有把握好尺寸,大于規定范圍就會造成檢查井的內弦懸空,時間一長,載重車輛一經過井座便被壓壞。他從中吸取經驗教訓,規范施工標準,要求井體收口必須小于63公分,以保證井座達到抗壓效果。同時,他對施工的每道工序,嚴格要求督促到位,使施工維修過的檢查井、水箅子都達到堅固、耐用、美觀的要求,從而減少人為造成井座、箅座損壞,反復維修的現象。
在工作中唐勇不斷總結經驗,堅持少花錢、多辦事,并要求管理人員在施工中嚴把四個環節:一是維修的井箅內懸空處被壓壞的磚塊要全部挖除;二是新開挖的工作面必須沖刷干凈,不留灰塵;三是井與路面要平整,箅子要低于路面1到1.5公分;四是維修完井箅內的淤積雜物必須全部清除干凈以確保維修養護的排水設施無移動、無跳動。
兢兢業業做踏實的勞動者在排水設施的養護工作中,唐勇始終把安全放在首位,不論是節假日,還是周末休息,都力爭做到隨叫隨到,隨壞隨修隨換,保證了排水設施完好率達100%。
冬季天氣嚴寒,是管道最易堵塞的季節,也是養護工作最繁重的時候。去年春節前夕,當別人都在歡歡喜喜準備過年的時候,唐勇卻在小十字街對人行道進行跑水清掏工作。當時天氣極為寒冷,管道因為結冰堵塞導致污水溢出路面,又臟又臭,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為了盡快排盡污水清潔路面,他立即下到井下進行疏通清掏,1天時間解決了污水亂流的問題。
大年初一,唐勇接到電話,大十字街人行道主車道有大范圍污水淤積,他放下電話立即趕赴現場。時間緊、任務重,人手又不夠,他只有自己站在污水中用雙手清掏管道,衣服、鞋子都弄臟了也無暇顧及,一直從白天忙到晚上七點多。
作為一名養護工人,唐勇心里總想著市民需要碧水藍天,雖苦雖累,他無怨無悔,他為排水事業奉獻自己的青春和一切,用自己的平凡譜寫下水道養護工為民服務、甘做鋪路石的光輝風采。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