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李鑫鑫、楊雪松)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智能手機的普及,刷短視頻成了大眾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消遣方式,但“眼見”不一定為實。近日,隨州市曾都區檢察院辦理了一起利用短視頻詐騙案,法院以詐騙罪依法判處被告人成某有期徒刑三年,并處罰金。
2024年1月,被害人高某突然刷到一條熱度較高的視頻,視頻中被告人成某身著警服,表示自己因公負傷,對生活失去希望。高某見其意志消沉,出于同情便主動私聊鼓勵。成某見有人上鉤,便按照“劇本”,“毫不保留”地給高某講述自己的“悲慘遭遇”,聲稱自己系某地刑警,幼年喪母,父親身患重病住院,家庭困難。在一次任務中,隊友因公犧牲,自己也因公負傷患上應激障礙,有輕生的念頭。聽完成某的經歷后,高某更加同情成某,不斷鼓勵成某樂觀面對生活。成某見時機成熟,表示高某的鼓勵讓自己看到了一絲希望,遂提出互換聯系方式。添加微信后,高某見成某朋友圈發布的都是一些受傷和關于警察日常的視頻照片,便對成某的“人設”深信不疑。
“要不是你的支持,我今天都下不來手術臺。我已經借了你三四萬了,后續打針口服藥還得大幾萬,我還不起,要不我不治了。”獲取高某的信任后,成某利用高某同情心,以自己沒錢吃飯、父親沒錢看病、自己心臟出現問題沒錢醫治等理由找高某借錢,并用“經常因心臟問題被送去醫院搶救”“腿不做手術就殘廢”“身上插滿管子”等話術來營造自己的處境艱難。
2024年1月至4月,高某通過微信、支付寶借給成某累計83734.56元。直至5月初,高某無意中和朋友說起了成某的事,其朋友懷疑高某被騙,要高某詢問成某警號,以辨真假。說不出警號的成某見事情可能敗露,便刪除短視頻,將高某微信拉黑,失去聯系……這時,高某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遂報警。
原來,成某自2022年10月開始,利用互聯網大量收集警察相關視頻圖片,處理后發布到視頻平臺騙取網友同情。獲得信任后,再以沒錢吃飯、沒錢看病為由騙取對方給自己轉賬,而本案的高某也并不是唯一的受害人,成某還以同樣方式向另外2名受害者“借款”近萬元,所獲錢財均用于個人消費。
2024年7月,該案被移送至曾都區檢察院審查起訴。該院經審查認為,成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冒充人民警察,虛構事實、隱瞞真相騙取他人財產,數額巨大,涉嫌詐騙罪。8月,曾都區檢察院以涉嫌詐騙罪對成某提起公訴。10月,法院經審理作出上述判決。
檢察官提醒:網絡交友需謹慎,面對對方的求助信息,不要輕易相信,尤其遇到對方要求轉賬時,更要多留個心眼,仔細辨別。如若遇到詐騙行為,請保存相關證據并立即報警。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