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嚴仕強)“以前總有村民擔心村干部掏空集體的‘家底’ ,肥了自己的‘ 腰包’ 。現在村里的‘三資’事項都要經‘四議兩公開’ 程序,大小支出都公開透明,曬得明明白白,我們心里也更敞亮了。”日前,隨州市曾都區何店桂華村村民余正海面對紀檢監察干部的回訪高興地說。
農村集體“三資”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物質基礎,關乎群眾切身利益。村集體資產有多少,資源分配誰、資金用在哪,一直是群眾關注的熱點話題。今年4月以來,曾都紀委監委緊盯農村集體“三資”底數不清、資產資源管理混亂、集體合同簽訂不規范、“四議兩公開”執行不到位等問題,開展系統治理。聯合財政、住建、農業農村、審計等職能部門對全區11個鄉鎮202個村(社區)近三年來集體“三資”管理處置和村級小型工程建設情況開展拉網式排查,建立“三資”動態管理臺賬,完善自查問題清單、責任整改清單和案件查辦清單。為進一步提升問題糾治精準度,該區在開展大數據比對、現場核查、重點抽查和交叉檢查的基礎上,對全區177個資金密集、資源富集的村(社區)開展專項審計和提級審計,督促整改面上問題963個,移交問題線索83起。
靶向糾治,聚焦關鍵環節。該區紀委監委緊盯“ 三資” 管理中的重點人、重點事、重點環節,聚焦集體“ 三資” 管理使用、經營、收益分配等環節,強化執紀執法,綜合運用領導包案、提級辦理、聯合辦案等方式,嚴肅查找在集體“ 三資” 管理中以權謀私、監守自盜、貪占挪用、優親厚友等突出問題,深挖徹查群眾身邊“蠅貪蟻腐”,集中解決一批群眾身邊的急難愁盼問題。截至目前,共查處“三資”管理領域突出問題214個,處理247人,推動健全完善制度39個,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1000余件。
此外,該區紀委監委還通過總結突出問題和典型經驗,著力探索“智慧平臺+監督”模式,積極推廣基層小微權力“一點通”智慧監督平臺運用,拓寬鄉村振興新路徑。如今,南郊街道紅山頭村通過優化資源配置、規范土地流轉,采取“流轉+分紅+就業”模式,盤活拋荒地發展薄荷種植產業,不僅撬動村莊發展,還帶動50余名村民在家門口就業。洛陽鎮胡家河村通過專項整治不僅解決村集體“三資”管理遺留問題,厘清了資產權屬,規范村級小微權力運行和山場發包程序,還喚醒了沉睡資源,讓村集體累計增收60余萬元,從源頭化解了群眾信訪矛盾,成為“零上訪”村。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緊盯‘三資’管理突出問題和村級小微權力運行,進一步推動監督、監管、整治同向發力,著力擰緊‘三資’監管閥門,擦亮鄉村振興清廉底色。”該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