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黃彥云)“村集體興建的6個蔬菜大棚,項目預算不是100萬元嗎?咋實際花了120多萬元?”近日,廣水市十里街道紀工委書記在日常瀏覽基層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時,一條群眾投訴信息迅速引起警覺。這看似細微的數字差異,背后折射出群眾對村集體資金規范使用的高度關注。
今年以來,廣水市紀委監委聚焦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以基層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為依托,創新推行 “曬查訪”陽光工作法,通過動態公開曬權、精準核查督權、回訪問效評權,全力構建專責監督與群眾監督貫通融合的信息化監督體系,為鄉村振興筑牢廉潔屏障。
為讓基層權力在陽光下運行,該市紀委監委將“曬”作為監督基礎,督促全市各村(社區)通過“監督一點通”平臺全面公開村級事務。從集體資金使用、項目建設進展到惠民政策落實,凡群眾關心關切的事項均納入公開范圍,確保權力運行全程留痕、隨時可查。今年以來,全市已通過平臺動態“曬”出村級事務信息10880條,讓群眾足不出戶就能知曉村務詳情。
“曬”出信息更要“查”出實效。該市建立平臺投訴快速響應機制,對群眾反映的問題線索實行“清單化管理、銷號式辦理”。接到十里街道雙塘村蔬菜大棚項目資金疑問的投訴后,紀工委迅速啟動“曬查訪”工作機制,先通過平臺核實村務公開信息完整性,再成立專班奔赴現場核查。專班人員逐條查閱項目合同、財務憑證和設備采購清單,最終查清額外20萬元系智慧農業管理設備支出,因公開不及時導致群眾誤解。這種“平臺篩查 + 實地核驗”的雙線核查模式,確保問題線索件件有核實、事事有回音。截至目前,全市通過平臺核查群眾投訴36件,均已辦結反饋。
“查”清問題更要“訪”暖民心。廣水市紀委監委把群眾滿意度作為檢驗監督成效的標尺,對核查處理結果實行 “必回訪”制度。雙塘村案例中,核查專班在督促村委會補全公開信息后,帶著原始憑證上門向投訴群眾面對面解釋,用“清白賬”解開“群眾心結”。通過精準回訪、真誠溝通,該市相關投訴回訪滿意率達99%,有效化解了基層矛盾、凝聚了民心共識。
“這次教訓提醒我們,群眾通過‘監督一點通’時刻在監督,幸虧有了‘曬查訪’機制,及時還了村委會的‘清白’。” 雙塘村黨支部書記的感慨,道出了“曬查訪”工作法的實踐價值。該市紀委監委還通過制發紀檢監察建議書,推動完善村級事務公開規范、小微權力運行流程等制度,編制基層監督“防未病”清單,督促各村(社區)定期自查自糾,從源頭上防范小微權力運行風險。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優化‘曬查訪’工作機制,深化‘監督一點通’平臺應用,緊盯村級資金使用、項目建設等關鍵環節,既嚴查微腐敗,又提升服務效能,讓每一分鄉村振興資金都用在明處、暖到民心。”廣水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