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體育1月11日報道:
貴為衛冕冠軍,卻在小組賽首輪被約旦爆冷擊敗,縱然在杯賽首輪衛冕冠軍很容易慢熱,但是澳大利亞在阿聯酋的發揮讓人失望。而從實際表現來看,澳大利亞單調的進攻空有控球優勢卻無法制造核心威脅,知名評論員黃健翔的一句“澳洲入亞12年,終于把自己變成亞洲水平了”,更是得到了輿論的廣泛認可。

亞洲第二的澳大利亞
這支澳大利亞沒有實力嗎?非也,因為他們還保留著俄羅斯世界杯的大框架,且在亞洲杯開賽前的熱身賽中火力全開。那么,他們依然處于亞洲頂級嗎?亦非也,因為目前他們的問題確實太大了。
【熬不過時間,澳大利亞黃金一代早已謝幕】
維杜卡、科威爾、布雷西亞諾、施瓦澤,這些名字曾被世界足壇熟知,他們也是澳大利亞“黃金一代”的代表人物。他們在英超、意甲呼風喚雨的同時,也最終讓澳大利亞站在了世界杯的舞臺之上。

澳大利亞黃金一代
06年,當澳大利亞最終加入亞足聯之后,“狼來了”,成為亞洲豪強們的共識。不過,當時的澳大利亞正處于黃金一代職業生涯的末期。在07年亞洲杯中,澳大利亞陣中的施瓦澤、維杜卡、布雷西亞諾、阿洛伊西等人都已年過三十,最終,他們也在磕磕絆絆從小組賽突圍之后折戟八強。
澳洲狼還沒有適應亞洲的氣候,而且狼群核心步入暮年的情況下,他們的狩獵能力已經大幅度下滑了吧?于是,很多人開始覺得,那支在06年世界杯上最后時刻狂射日本隊三次并差點把意大利隊逼入點球戰的澳洲袋鼠,沒那么可怕了。
11年亞洲杯,這樣的觀點被澳大利亞的老男孩們打臉了。
施瓦澤、尼爾、科威爾等老將依然是核心,只是,他們陣中有了埃默頓、耶迪納克、卡希爾、克魯澤等新戰力。老將的發威以及新人的迅速上位,讓澳大利亞迎來了全新的黃金時代,然后,他們殺人了決賽。與日本隊鏖戰到加時,只是倒在了李忠誠的凌空抽射之上。
其實,加入亞足聯之后,澳大利亞一直希望能奪得亞洲杯的冠軍,從而證明自己的實力。畢竟,當年擺脫大洋洲席位,在世預賽中尋求避開南美豪強的做法,被很多人看做是“太慫”。15年亞洲杯,澳大利亞在本土實現了正名。
除了布雷西亞諾與卡希爾,這支澳大利亞隊的陣容更加合理,一共有16人來自海外聯賽。其中,不乏博爾頓、多特、勒沃庫森、、水晶宮、西布朗等歐洲老派球隊的核心分子。在主場球迷的助威聲中,他們6戰功成,最終拿下了孫興慜等人領銜的韓國隊,拿到了冠軍。

2015年登頂亞洲之巔
15年亞洲杯,被諸多球評家認定為澳大利亞足球的轉折點。因為,除了老而彌堅的卡希爾之外,澳大利亞已經很難再有代表性的球員誕生。在俄羅斯世界杯的外圍賽中,被整個澳大利亞寄予厚望的尤里奇已經沒有15年亞洲杯決賽時的嗜血侵略性。縱然范馬爾維克在過渡時期為澳大利亞打下了攻防快速輪轉的烙印,但也只能說是曇花一現,俄羅斯世界杯小組賽折戟以及球隊在進攻端只能依靠點球得分的尷尬,就是如今澳大利亞的體現。
當卡希爾也無法抵御時間后,澳大利亞發現他們已經沒有新的黃金一代,縱然莫伊、羅吉奇等人依然在歐洲足壇闖蕩。
【傷病以及人才匱乏,澳大利亞此番出征撐不起預期】
本屆亞洲杯的出征名單中,能在15年亞洲杯上躋身核心范疇的球員只剩下了新隊長米利甘。當年的后場核心耶迪納克因為年齡增加、俱樂部沒有比賽滋潤已經落選,相同境遇的還有斯皮拉諾維奇、克里斯-赫德等人,而入選卻已經沒有當年地位的隆戈(15年亞洲杯MVP)也難有核心位置。

衛冕冠軍不敵約旦
23人的名單中,有20人來自海外聯賽,只是,如今澳大利亞的留洋球員已經沒有主流舞臺,最大牌的球員就是英超弱旅哈德斯菲爾德的中場莫伊,而像已經得到核心位置的馬比爾、德格內克都在歐洲二、三級聯賽效力。
與此前相比,澳大利亞人才匱乏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舉個簡單的例子,為了改善球隊長久以來右后衛的困境,澳大利亞多位主帥嘗試了弗蘭吉奇、賴特、杰林森等5名球員,而且,后續還讓中衛麥克格文以及后腰米利甘進行了客串。效果不佳之后,澳大利亞也像西亞、東南亞球隊那樣走上了歸化球員的道路,為了得到克羅地亞U21國腳卡拉契奇,時任澳大利亞主帥范馬爾維克派遣了安特-米麗契奇等兩位助手前去克羅地亞游說。另外,澳大利亞還與伊朗就出生在澳大利亞的伊朗籍新星丹尼爾-阿爾扎尼進行了爭奪,而且,兩國足協的官員還隔空打起了嘴炮。
面對金元足球的沖擊,澳超聯賽的吸引力已經越來越小,而且,足球本來就不是澳大利亞的核心體育項目。縱然有澳大利亞國家隊在11、15年兩屆亞洲杯上獲得冠亞軍的鼓動,但是此前數屆世界杯澳大利亞都折戟小組賽且俱樂部在亞冠賽場上頻繁成為背景板,并沒有在國內引起足夠的足球浪潮。而青訓層面,澳大利亞人才也變得相對匱乏。
就是在這種局面下,作為衛冕冠軍的澳大利亞卻在俄羅斯世界杯后頻繁遭遇傷病的重擊:
18年11月份的國家隊比賽日中,羅吉奇、克魯澤因傷退出,從此,澳大利亞國家隊就被傷病纏繞。費盡力氣沖伊朗搶來的超級新星丹尼爾-阿爾扎尼在租借加盟凱爾特人(歸屬曼城)后遭遇十字韌帶重傷,球隊進攻端具備創造力的核心球員莫伊也在亞洲杯開始前倒在了英格蘭的圣誕賽程之中。
在出征前,亞洲諸多媒體都給與了澳大利亞足夠的期望,被將他們定義為冠軍熱門。但自己的情況,只有自己清楚。作為澳大利亞黃金一代的代表,施瓦澤面對媒體坦言衛冕對澳大利亞就是難以完成的任務,而悉尼FC、阿德萊德聯、紐卡斯爾聯等澳超球隊的管理層也在賽前的預測中直言,澳大利亞足球界要做好球隊遭遇戰績重創的準備。
【邊路不再犀利且無穩定得分手,澳大利亞難破大巴】
與前任波斯特科格魯的三中衛陣型,以及范馬爾維克的快速推進相比,澳大利亞新帥阿諾德的戰術體系更加老派。鐘愛4231的他十分注意中后場的組織與保護,在這種局面下,球隊的戰術就往依賴邊路以及急需中路有人送出創造性傳遞靠攏。
只是,莫伊的重傷讓澳大利亞隊在中場處于創造力缺失的困境。羅吉奇等人雖然能勝任前腰位置,邊路的克魯澤也可以內收到肋部進行組織傳遞,只是,他們如今在技術特點定型的情況下,已經明顯沒有了向前傳遞的能力。
于是,澳大利亞的進攻就展現出了一個怪異的局面:原本屬于莫伊高位向前激進傳遞的區域,羅吉奇等人開始不斷分邊,克洛澤與馬比爾在肋部的接應,最終出球走向也開始往邊路交給套邊的邊后衛。是的,如今的澳大利亞,主要的進攻手段就是不斷的分邊,傳中!

圖:對陣約旦,澳大利亞只能進行單調傳中
從上圖可以看到,澳大利亞中衛分邊之后,邊路局部的跑動澳大利亞做得并不差,在邊路分邊找到高位的組織點羅吉奇時,他在出球時機以及出球信心上都存在問題,沒有給第一時間來到肋部空位的克魯澤送上傳遞,而是簡單分邊。在左后衛沒有辦法破開局部限制之后,只能回交中衛。這時候,澳大利亞隊向前的接應點幾乎沒有,球員早就習慣了前插壓迫防線等待分邊傳中。
這時候,澳大利亞分邊進行配合下,克魯澤展現出了他的跑動能力,馬比爾不敢突破下克魯澤的內收十分關鍵。只是,頻繁傷病以及身體單薄的他不足以進行持球沖擊,澳大利亞只能進行分邊,進行簡單傳中。
7成控球率下球隊進行了30多次傳中,只制造了1次威脅射門機會,這就是澳大利亞如今進攻的問題所在。可以說,沒有了攻防的全面提速,這支澳大利亞比俄羅斯世界杯時期下滑的更加嚴重,而且,還沒有了組織核心莫伊。
單調傳中只要有高大且得分能力出色的前鋒,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彌補短板。但如今澳大利亞的前鋒呢?主力是25歲的麥克拉倫,他在本賽季的蘇超聯賽中登場了15次,只有1個進球。而在18年,他在德乙與澳超聯賽,也只拿出了14場比賽3個進球的數據。他的替補是誰?就是前富力外援吉安努,他在AEK拉納卡的表現如何?22場比賽4個進球。
當邊路不再犀利且沒有穩定的得分手之后,澳大利亞的短板就完全展現出來。傷病侵襲不僅讓他們失去了組織核心莫伊,讓球隊只能在外圍進行無效傳導,而且,超新星丹尼爾-阿爾扎尼的受傷、尤里奇等曾經希望之星的下滑,只能讓澳大利亞去信任麥克拉倫、吉安努們了。
【結語】
人才匱乏,核心傷缺是澳大利亞遭遇困境的核心關鍵,尤其是莫伊的缺戰,讓澳大利亞如今的戰術只能不斷進行無效控球以及單調的傳中。沒有了維杜卡、卡希爾這樣的高空作業鋒霸,澳大利亞想進球就變得難上加難了。
不過,作為參加了俄羅斯世界杯的球隊,澳大利亞的整體實力依然不容小覷,接下來,只要阿諾德能讓進攻體系細化并拿出侵略性,他們依然有在亞洲足壇沖擊成績的實力。只是,阿諾德能在短時間內找到破局的方法嗎?尤其是阿曼已經給出了限制他們的方法。(作者:開水沒溫度 責任編輯:許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