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劉娜王際凱
百姓提問
網友“永不傳球”:我上大學時很喜歡打籃球,留漢工作后,每周都要和朋友一起打幾場球。夏天我們一般在附近的大學里打,冬天只能找室內場館,但兩個小時四五百元的費用,讓我們感覺荷包有點吃不消。今年武漢要開軍運會,普惠的運動場所會不會多起來?
政策背景
2017年12月26日,省政府出臺的《關于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推進體育強省建設的意見》提出,5年內,構建起城鄉15分鐘健身圈,人均體育場地面積2平方米以上,全面健身站點每萬人達到10個以上。
2018年2月8日,省體育局印發的《新全民健身示范工程四年行動計劃(2018-2021年)》提出,4年時間里,在全省分批建設縣市區級體育中心(體育公園)、鄉鎮街道(社區)運動健身中心和村(中心村)文體廣場三級新全民健身示范工程。
記者探訪
1月6日上午9時,武漢光谷實驗中學里,幾位成年人在田徑場邊熱身。一旁的籃球場上,幾位年輕人打著“3對3”比賽。“雙休、節假日6:00—18:30免費開放”的牌子,很醒目。但是,遠處的羽毛球館大門緊閉。“這個館不開放,不好管理。”保安師傅告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1月11日晚8時,位于武漢市武昌區東亭路的軍旅羽毛球館熱火朝天,十幾片場地上都有球友對陣。“白天40元/小時,晚上60元/小時”的價格,讓幾個來打球的年輕人,有些猶豫。“附近就這一個標準羽毛球館,想鍛煉就別怕花錢。”他們商量了一下,掏出手機支付。
兩會聲音
軍運會場館,賽后向市民開放
今年10月18日,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將在武漢拉開帷幕。25個比賽項目、2個表演項目布局在長江兩側的后湖(7處)、沌口(10處)、光谷(14處)、黃家湖(4處)四大區域板塊,共35處新建和維修改造場館,今年4月可全部完工。不少市民關心,軍運會結束后,這些場館是否向市民開放?
在武漢體育學院,全新的體育館正在緊張施工中。“今年3月可完工,軍運會結束后,這個場館既可以進行教學、表演,還可以開展羽毛球、籃球等項目,市民可通過網上預訂方式,進行運動健身,價格實行普惠原則。”省政協委員、武漢體育學院院長呂萬剛說。
呂萬剛介紹,軍運會場館設施建設本著賽事需求和賽后利用相結合的原則,在滿足辦賽基礎上謀求長遠發展的最大效益。賽后,場館設施既可承辦大型國際體育賽事,也可用于專業訓練、教學科研和國防教育,并面向社會開放,用于全民健身。
比如,正在緊張建設的東西湖體育中心,賽時作為足球、乒乓球、水上救生等比賽項目場館(地),賽后將作為區級體育中心,滿足群眾健身、競技體育需求;軍運會媒體中心,賽后將改造為冰上項目運動館面向社會開放;蔡甸國防園射擊射箭場地,賽后將用于國防教育和百姓體驗;武漢大學大學生體育活動中心、武漢商學院游泳館等10個高校場館,賽后將用于教學科研,并面向社會開放。
中小學場館開放“只增不減”
這是一個全民健身時代。看著好友在朋友圈頻繁曬出跑步里程,家住武昌中北路的張先生按捺不住內心的沖動,也想出去跑跑步。“去健身房跑,價格太貴;在馬路上跑,怕不安全;在小區里跑,路面不平整。”張先生嘆了口氣說,“我家附近倒是有個初中,可學校不開放。看著空蕩蕩的操場,總覺得怪可惜的。”
據統計,在全國體育場館中,學校體育場館占比66%。也就是說,全國2/3的體育場館在學校。盤活學校資源,對加快推進全民健身,意義重大。“校園體育設施向社會開放,安全是第一位的。”省政協委員、武漢市教育局局長孟暉說,開放了體育場館后,學生正常的教學安全如何維護,市民意外受傷誰來負責,增加的管理成本誰來買單,這些問題都需要在實踐中探索解決。“目前,武漢市已有120所學校體育場館向社會開放。”孟暉說,“接下來,我們會繼續挑選符合條件的中小學對外開放,開放名單也會及時調整。無論怎么調整,可以肯定的是,對外開放體育場館的學校數量只會增加、不會減少。”“我們校園常年向社會開放,健身安全問題值得關注。比如,在室外體育場鍛煉,踢球的和健步走的在一個場地里,偶爾會出現受傷的狀況,這就需要相關部門制定風險防護方案,明確相關責任。”呂萬剛說。
部門回應
體育局端出運動惠民“大禮包”
“不久前,我們建議把武昌的沙湖公園改造成體育公園,湖邊建3米寬的步道,空置地方修建運動場地,已得到武昌區政府的積極響應。”列席省兩會的省體育局局長胡功民說,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身需求越來越旺盛,現有的健身場地、設備,已不能滿足不同年齡群體的需求。
去年,省體育局推進新全民健身示范工程,通過“一建兩改三增加”,帶動各級政府履職和社會積極參與,在縣市區建設標準體育場、標準游泳館、綜合體育館,新建體育運動公園,同時提升老體育館功能,理順管理體制,增加運營活力。
胡功民透露,2019年,省體育局將加大新全民健身工程建設力度,端出運動惠民“大禮包”:籌集體育彩票公益基金3.5億元,全力支持縣市建設“一場兩館”15個,建設體育運動公園5個,支持鄉鎮建設健身運動中心100個,支持村建設文體廣場200個。“15分鐘健身圈,僅靠政府投入遠遠不夠,還需要在政府引領下激發市場主體的積極性。”同時,充分發揮體育產業引導資金作用,計劃投資5000萬元,引導社會力量投入全民健身建設,辦小型的體育運動項目俱樂部,滿足全省城鄉廣大體育愛好者多元化的健身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