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走在健身步道上的民眾。中新社記者 楊艷敏 攝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21日電(王昊)人們常常開玩笑說希望有好運氣,出門撿到錢,現在隨著各種計步軟件的普及,每天出門走走路,確實能“撿”到錢了。一些較大的平臺,每天參加用步數換紅包的人,可以達到幾十萬,當然由于興起不久,有些軟件在用步數換紅包的時候,也存在風險。那么靠走路“賺錢”的這種生財之道,你愿意嘗試嗎?
“雖然少,但也是錢啊”
所謂“步數換紅包”,就是在一些APP或者微信小程序上,記錄每天走的步數,當達到一定標準的時候,可以換取或大或小的紅包。
安慧欣最近一段時間,開始用一款叫做趣步行的APP。因為單位食堂的東西不太好吃,她在工作日的中午經常去附近的商場吃飯,偶爾晚上步行回家,基本上每天都會走到5000步以上。按照這個APP的計算方法,5000步可以兌換5毛錢,安慧欣提現過一次,扣除了20%的“所得稅”以后,一共到賬了4元錢。實際上,使用這個軟件的用戶里面,累計步數最多的也只有73萬多步,折算成紅包,不到80元。

截至1月18日下午趣步行的累計步數排行情況。
“雖然少,但也是錢啊。”安慧欣表示,這個軟件不需要綁定銀行卡,也不需要投入任何成本,雖然紅包很小,但是對于她來說,只要每天記得打開APP就好,很方便,偶爾忘記了也沒什么關系,反正參與活動是沒有成本的。這個APP是她從朋友那里知道的,最開始是為了幫朋友完成“搬磚”任務,接著她自己也開始使用。
除了門檻低、參與感強、獲益直觀等特點外,大部分步數換紅包的軟件都非常重視社交功能,利用人際關系網來增加用戶數量。有些軟件的紅包是不能提現的,只在一些指定的購物平臺消費的時候才能使用,間接提高這些購物平臺的用戶粘性。
“我才不參與,我不可能走到那個步數”
有些平臺上,類似活動需要交錢才能參加,比如阿里體育在淘寶推出的“天天紅包賽”活動,投入1元錢到資金池,相當于為自己設定了走3000步的目標,所有第二天完成這一目標的人,可以均分資金池里面的獎金,沒有完成的人就會顆粒無收。
這款行走挑戰賽從2018年春天上線,報名人數一直穩步增加,根據阿里體育披露的數據,4月10日,也就是上線的第27天,活動單日報名人數已經突破100萬。這個活動也讓支付寶“體育服務”的瀏覽量提升了十余倍。以1月18日為例,截至當天下午4點半,有超過90萬人參加次日的挑戰,總獎金池超過了371萬元,這時距離報名結束,還有好幾個小時。

天天紅包賽截至18日下午4點半參與情況。
安慧欣曾經和朋友周靜楠討論過參與天天紅包賽,被周靜楠一口拒絕了,雖然參與的人數很多,也確實能拿到錢,但周靜楠說:“我才不參與,我不可能走到那個步數。”她上班的地方離家遠,每天坐班車往返,周末出門打出租車,也不經常逛街,對于她來說,既覺得自己達不到步數要求,也不愿意為了小紅包特意找時間多走路。
如果說在形形色色的步數換紅包活動中,紅包成為了運動的杠桿,那么顯然——這些紅包要更“厚實”一些,才有可能撬得動像周靜楠這樣的用戶。

資料圖:出租車是人們代步的重要方式。 中新網記者 金碩 攝
“還是覺得這個不可信,不放心”
有關安慧欣和周靜楠的討論,是這類APP社交屬性的代表,但是她們做出決定根據的是自身實際情況,因為有時候朋友的推薦,也要謹慎對待。
程林最近在參加“步數換紅包”時遇到了煩心事。她掃了朋友發來的二維碼,下載了一個APP,隨后在這個軟件上進行了實名認證,并且綁定了自己的支付寶。按照朋友的介紹,只要每天走滿3000步,一個月會得到11顆虛擬糖果作為獎勵,目前這種虛擬糖果每顆可以賣到11—20元人民幣。
但隨后程林發現,這個APP會引導用戶投資購買糖果換取活力值,在走同樣步數的情況下得到更多糖果,并鼓勵用戶直推朋友實名注冊,以增加自己的糖果數量,看起來似乎超出了用步數換錢的功能,更像是虛擬貨幣的投資APP。這時她開始擔心起來,這個平臺到底靠不靠譜?
程林和朋友想到官網去找客服咨詢,怎么解除支付寶的綁定,沒想到只找到了一個私人微信,對方告訴她,一旦綁定了就無法注銷。現在程林不知道應該怎么處理這件事,雖然目前還沒有實質性的安全問題出現,“還是覺得這個不可信,不放心。”

程林朋友與“客服”的微信對話。
記者就她遇到的情況咨詢了支付寶客服,支付寶客服表示,一般其他平臺綁定了支付寶賬號,就沒辦法從支付寶這邊來解除綁定。所以建議在選擇這類軟件的時候要更加謹慎,一是要查一查用戶人數多少,二是看平臺口碑如何,如果是朋友介紹的,一定要問清楚朋友的使用體驗。
“和《西虹市首富》對體重投保實質是一樣的”
盡管這類活動剛剛起步,還有很多不足之處,但依然是一個有益的嘗試。總體來看,一些比較大的平臺自主推出的“步數換紅包”可靠性較高,基本沒有后臺修改數據或者支付安全隱患,然而一些小的平臺,卻相對缺乏監管。
長期觀察中國體育產業的發展動向的郭陽認為,這種“步數換紅包”是一個雙贏的模式。 “還記得《西虹市首富》里面通過對體重投保,來換取大家鍛煉的行為,雖然本身是腦洞大開的一個設置,但是其實質跟走路步數換紅包是一樣的,都是把運動與收入的刺激進行了結合。”郭陽說。

資料圖:享受登高徒步樂趣的參賽者。中新社記者 陳文 攝
而未來這種模式能不能推廣到更多的運動領域,郭陽認為還有待觀察。在它看來,因為每個項目的特點不同,所以尚不能一概而論。
“主要得看整個操作是否復雜,以及是否有載體了。其他運動的話,比如得有足球手環、智能籃球、網球拍測速器這些智能硬件的引入,可能會比較復雜,而且這些運動本身相對低頻,紅包的刺激程度可能有限。” (完)(應受訪者要求,文內部分人名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