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2月11日電 據上海市體育局網站消息,前國足主帥,中國足壇名宿方紉秋在2月6日逝世,享年90歲。方紉秋曾在上世紀60年代擔任國家隊主帥,還曾率領上海足球隊重回甲級聯賽,并奪得第五屆全運會冠軍。
原文如下:
2019年2月6日已亥豬年剛至,上海足壇泰斗,為上海立下赫赫戰功的功勛教練方紉秋悄然仙逝,永遠的離開了我們,享年90歲。上海市體育局、上海體育職業技術學院、上海市足球協會對于方紉秋指導離世致以最沉痛的哀悼。我們深切緬懷方韌秋指導,感謝他為上海體育所付出的一切。作為20世紀上海足球杰出代表之一,他的離去,不僅讓上海足壇痛失一寶,更讓節日中的上海體壇蒙上一絲憂傷。

資料圖:周總理親切接見國家隊
方紉秋是新中國第一批足球運動健將,曾被選為全國最受觀眾喜愛的十名足球選手之一。9歲開始踢球的他,早在1946年就加入精武隊參加上海甲組賽。新中國成立后,他先后入選了上海市學生聯隊和上海隊。作為一名內鋒,控球技術好,頭腦清醒,進攻意識強,善于把握門前得分機會,是當時足球界給予其的綜合評價。1951年,方紉秋代表華東區參加了全國首屆足球比賽大會獲亞軍。作為新中國首批國腳,1952年他入選了中央體訓班足球隊,參加了第十五屆芬蘭奧運會。1954年,為提高中國足球水平,在黨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央人民政府體育運動委員會向當時的世界足球強國匈牙利派出了一支25人的青年足球隊,進行了為期一年半的學習。作為球隊的一員,方紉秋成為了新中國的第一批留洋球員。 作為中國國家隊的主要得分手,方紉秋1956年入選成為第十六屆澳大利亞奧運會足球代表,1957年參加了世界足球錦標賽預選賽,之后在其國家隊運動生涯中歷訪蘇聯、東歐以及東南亞各國,參加了國家隊一系列國內外重要比賽。

資料圖:1983年,獲得第五屆全運會男子足球冠軍的上海隊合影
方紉秋與足球結了一輩子的緣,把一生都獻給了足球事業。退役以后,繼續從事足球教練員工作。1959年歷任中國青年隊、中國二隊教練。1961年至1963年被選派為中國援助柬埔寨體育組組長,并兼任柬埔寨國家隊主教練。1964年任國家隊主教練,其后協助年維泗執教國家隊。1972年回到上海,任上海足球隊主教練。1978年赴布隆迪任援外教練組組長兼軍隊足球隊主教練。1980年回國,受命擔任已經掉入乙級的上海足球隊主教練。經過隊伍調整,充實新生力量,加強球隊管理,嚴格訓練要求,在保持了上海隊細膩、靈巧傳統特點風格的基礎上,采取了“433”陣型踢法,充分發揮球員進攻特點,球隊水平得到迅速提升,并在1981年取得乙級聯賽第二名,重返甲級隊行列。1982年獲甲級聯賽第4名,1983年在第五屆全運會上首次奪冠,打出了上海足球史上的第二個高潮。方指導在上海隊執教期間向國家隊輸送柳海光、秦國榮、鄭彥、李中華等優秀選手,為振興上海足球作出了不可以磨滅的貢獻。為表彰方指導在足球事業上所作出的貢獻,1983年他被授予上海體育運動一級獎章,榮立一等功,同年獲得了上海市勞動模范稱號。

方紉秋
卸任教練員職務后,方指導還擔任過上海市足球領導小組副組長、上海市足球辦公室副主任、上海市足協副主席兼秘書長 、中國足協科研委員會副主任等職,繼續為足球事業發光發熱。

資料圖:市足協主席朱廣滬去年看望方老
上海足球有今日的輝煌,是一代代上海足球人付出的沉淀。方紉秋指導已然離去,但其功績必然深深地烙印于上海足球乃至中國足球發展里程碑上。一生忠于足球事業,兢兢業業、不求回報,寬以待人、嚴于律己的足球精神是方紉秋指導留給我們足球后輩的寶貴財富,也是吾輩后人傳承發展的責任。眾人拾柴火焰高。方指導,您放心走好,上海足球的明天一定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