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翌子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肖夢吟)9日晚,由荊楚網策劃的“龍信杯”流淌的歌聲·2019新春演唱會如約在湖北劇院精彩上演,著名歌唱家余翌子一曲《我愛你中國》開場就贏得滿堂彩,在后臺,我們也和余翌子聊了聊聲樂那些事。
音樂多元化 鞭策歌唱家更努力
作為從90年代開始就深耕樂壇的湖北著名歌唱家,余翌子說,在她心中,從改革開放初期一直到現在,流傳甚廣的音樂,依然還是經典的,比較有時代特征的。
時代的發展,傳承了經典,也造就了網絡音樂的興起,對此,余翌子直言,不是壞事。“社會是多元化的,以前很多東西走出國門才能看到,如今網絡發達,在家都能了解到各種資訊,無論嚴肅音樂也好,輕松音樂也好,網絡發達一定程度促進了音樂的整合發展,對專業音樂人也是一種鞭策,讓大家更努力去鉆研正能量的音樂,把這些做更好。”余翌子說。
在余翌子看來,網絡音樂也有一些優點和特質,一是比較接地氣,來源于生活,很多音樂想模仿不難,KTV里開口就來,容易讓人記住。還有就是時尚感,更新換代快,可以不停推陳出新。
《聲入人心》曾來武音選角 綜藝更注重可視性
音樂的多元化,也讓湖南衛視的《聲入人心》大火。關于這個節目,余翌子也有些自己的看法。“之前湖南衛視導演曾來過武漢音樂學院選角,我推薦過一些男生,為什么沒有入選呢,是因為顏值,這個節目除了有聲音要求還有顏值要求,電視臺需要可視性和故事性,這對部分人來說比較吃虧。”但是余翌子也透露,其實賈凡就是武漢人,只是在宣傳時突出他是美國茱麗亞音樂學院全A碩士罷了。
在余翌子眼中,《聲入人心》這個節目,從某種角度來說,只是換了配器,很多演員現場唱的依然是流行而并非美聲。“你要說這種節目到底離美聲近了呢?還是越來越遠?還是一種新美聲呢?我覺得新美聲這個提法容易誤導大家。湖南衛生的初衷是好的,讓音樂劇歌劇更加普及,音樂劇太小眾了,歌劇就更別提了,這種推廣可以吸引大家來看,相對來說更接地氣。”余翌子說。
華晨宇很全面 個性比好嗓子更難得
華晨宇的大火,也讓武漢音樂學院跟著爆了一把,作為武漢音樂學院的教授,怎么看待華晨宇?
說到這個話題,余翌子表示,自己認真聽過華晨宇在《歌手》里的表演,發現他聲音可塑性強,音域寬,風格多樣,最重要是非常有個性。
因此在招生中,余翌子偏愛個性也喜歡各方面都全面的。“現在好嗓子多了去,但個性很難得。目前專業院校,依然是以民族唱法和美聲唱法為主,武漢音樂學院近兩年招的學生越來越少,也是因為符合條件的越來越少。一個學生是不是全面,是不是有潛力,是可以聽出來的。也許現在程度很差,基礎很低,但有可塑性,經過專業的學科和課程學習,未嘗不會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