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武漢文化演出觀眾全國文化演出觀眾 制圖/劉陽
楚天都市報記者張聰
不論是演唱會門票秒光的火爆,還是琴臺票務中心門口每逢重要演出開票便早早排起的長隊,悄然發生在江城文藝人群中的變化一直在提醒我們——看演出,武漢人是越來越舍得了。
到底如何舍得?數據幫文藝迷們摸了底。
上周末,由湖北廣播電視臺音樂廣播部聯合阿里文娛現場娛樂事業部在漢發布《2017-2018湖北·武漢文化演出市場觀察報告》,武漢市一千多萬常住人口中竟然有超過30萬的固定觀眾群,僅2017年,武漢現場演出票房規模便達到了2.53億,這意味著,每個“文藝青年/中年”當年平均花費840多元看戲!
票房增速全國第四
愛看演出的觀眾這幾年都有切身體會,以前一場熱門演出開演前幾天買票都容易,現在特別熱的演出或演唱會,開票當天掐點買都可能遭遇秒光。
武漢市現場演出規模上來了。2017年,武漢現場演出票房規模達到2.53億,比上一年同比增長40%;而2018年上半年同比增速高達124%。報告中還專門指出,在GDP前十城市中,武漢市現場娛樂票房增速排第四位,僅落后于蘇州、天津和杭州。
武漢文藝迷的喜好跟其他城市不太一樣。據悉,在武漢現場演出票房收入中,劇場演出和現場音樂演出分別達43%和42%,體育賽事高出一線城市3%的平均水平,達到14%!分析人士指出,這跟近兩年武漢舉辦武網和俄羅斯世界杯亞洲區預選賽以及卓爾沖超成功等不無關系。
年輕群體帶來紅利
現場演出票房2.53億的業績是由多少人貢獻的呢?報告指出,武漢市一千多萬常住人口中,有超過30萬觀眾群體,人均每年花費840多元看演出。
哪個區觀眾最舍得花?據悉,武漢觀演人群排名前三的區域分別為洪山區、武昌區和江夏區,累積超過一半,洪山區觀眾更是占總觀眾群的29%。
但這也不能說明武昌人就比漢口人更熱衷于追求精神文化生活,分析者表示,武漢市年輕觀眾比例遠超全國平均水平,學生群體更是占比最高。所以,武昌相對領先漢口,還是得益于武漢是個大學城。
女觀眾頂起半邊天
武漢女人的力量也不容忽視。報告指出,57%的武漢文化演出觀眾是女性,年輕、高知、女性更是武漢演出市場主流消費者的三大畫像元素。
女性撐起現場演出大半邊天,自然讓明星演唱會在武漢的受歡迎程度大大加強。2017年,大量頭牌歌手回歸讓武漢演唱會市場回暖,2018年,武漢演唱會更是實現票房爆發式增長。大數據還給出武漢觀眾最喜歡的歌手排名——張學友、陳奕迅、周杰倫分列頭三位。
劇場方面的表現也相當不俗。2017年武漢劇場類演出票房超過1億,總場次超過3000場。就拿琴臺音樂廳來說,2017年演 出 155場,2018年演 出 180場,去年觀眾已達到18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