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魯迅與》專題展亮相一大會址 展期跨越“春節檔”
由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與上海魯迅紀念館攜手舉辦的《魯迅與<新青年>》專題展于1月22日起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專題展廳亮相,70余件實物展品再現了新文化運動前后《新青年》的產生、發展及其對中國的重大影響。
20世紀初期的中國,隨著民族危機的加重,人們對社會變革和思想革新的呼聲也急劇高漲。1915年9月15日,《青年雜志》在上海誕生。陳獨秀在創刊號上發表了《敬告青年》一文,指出:要實現社會變革,關鍵在于新一代青年的自身覺悟和觀念更新,提出“民主”“科學”的口號。此后,胡適、李大釗、周作人、魯迅、錢玄同、劉半農等人相繼在雜志上發表文章,討論問題涉及道德、婦女解放、個性解放等問題,在當時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新青年》受到進步青年的熱烈支持與響應,以其思想敏銳、視野開闊、姿態激進的新意識,引領思想文化界與封建文化傳統作斗爭,成為介紹與傳播西方近現代文化思潮的主要窗口,成為五四新文化運動、新文學運動的大本營。從思想上、文化上推動中國從近代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新文化運動所提倡的“民主與科學”“文學革命”等口號,意義重大,影響深遠,毛澤東等早期中國共產黨人都曾受到《新青年》的深刻影響。
魯迅說:“凡是關心現代中國文學的人,誰都知道《新青年》是提倡‘文學改良’,后來更進一步而號召‘文學革命’的發難者。”《新青年》第4卷第5號,發表了魯迅文學創作的開山之作《狂人日記》,這是中國現代文學第一篇白話文小說,也是他首次使用“魯迅”這個筆名。此后,魯迅在《新青年》發表新詩、隨感錄、小說等共計50余篇,成為中國新文化運動的主將。
記者獲悉,本次展覽共展出70余件實物展品,其中有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館藏精品文物張人亞秘藏山穴20余年的《新青年》“勞動節紀念號”、引領無數人走上革命道路的《共產黨宣言》《共產主義的ABC》《階級爭斗》《社會主義史》《中國革命問題論文集》等馬克思主義經典譯作和著作,還有《新青年》撰稿作者的代表作、多幅名家創作的魯迅筆下經典形象藝術作品等,詳實的資料與生動的圖畫,再現了新文化運動前后《新青年》的產生、發展及其對中國的重大影響。展期將持續至2月24日。(熊芳雨)